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拥有多少的荣耀,赢得多少赞誉,而在于自觉地选择人生!我们无法改写自己的童年,但却有希望依靠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阅历来引导我们走出迷茫,走向坦途。我们都渴望有高人指点生活和未来,而如果我们能够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真正的高人就是自己!
案例分析
晓云自从上了高中后,一个问题始终使她苦恼万分,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晓云的正常学习生活。其实说来都有些可笑,连她自己也搞不懂究竟是什么原因,反正就是十分害怕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妨碍。比如说,大家一起聊天,如果别人有了不高兴的表情,她的心就会立刻紧张,认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或做错了什么事,才使人家不高兴的。为了避免说错话引起别人的不快,她总是尽量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地方。本来能言善辩的她,现在很痛苦,要么不说话,压抑自己的感情-要么忍受别人情绪不快带给她的精神折磨。她也总是问自己,到底怎么了,为何这么把别人当回事?于是她向我求助。
自寻烦恼,无端的自我折磨是心理脆弱者经常出现的心理困扰。晓云的烦恼就源于她自卑脆弱的性格,而这种脆弱性格的形成大多源于幼年的家庭成长环境。如果幼年时的家庭气氛过于严肃、专制,孩子就没有机会或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即使表达也总是被拒绝、被打击或被忽视。这样一来,由于经常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这些孩子的性格就容易趋向退缩和脆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察言观色,并善于掩饰自己真正的情感需求,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是注意别人在想什么,别人对自己做的事会怎么看等等。由于他们总是压抑自己,顺从他人,有时还会显得很虚伪。
其实,只要晓云能够愉快地接纳自己,真诚地对待自己的过去和创伤,我们一样可以拯救自己,获得心灵的解放和升华。
学会正确地认识失败。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几点解决措施:
1.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感到自己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如:“别任性,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等增强自己的信心。
2.建立新的兴奋点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
3.正确的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的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工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