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快要大发脾气时给孩子提出警告或说明当时的情况。
■卡罗琳记得有一天,她对孩子说:“我警告你!妈妈的耐心可没多少了,只剩下像豌豆那么大一点儿!“说完这话,她的孩子就不再哭闹了,紧紧地拥抱着她,笑着对她说:“现在您的耐心还有多少?是不是像柚子那么大了?”她承认听了孩子的话,她只好笑了,整个气氛都缓和下来了。
谈论你的感觉、感情(开场白的几句话要用“我”这个词开头)不要批评孩子还不成熟的性格。(见第11页,可了解更多“我”的用法。)
■一位双胞胎母亲贝基在孩子说错话时是这样说的.“当听到骂人的话时,我就火冒三丈!”而不是说:“你是个坏女孩!你怎敢把你小妹妹弄哭了!在这家里只能有爱!”要想解决生气的孩子的问题,不要马上给孩子以直接劝告。只要集中精力听取孩子的述说,了解他的情感,这样他就能更好地平静下来,而且对大人讲的话也能听进去了。事发当天晚些时候,在孩子和你的私下谈话中,他就会更容易对你说说所发生的事情,并且能在你的帮助下,决定他该做什么。这样一来,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
■曼迪5岁的儿子贾森满腔愤怒地冲进了厨房,他泪流满面地说:“妈妈,当我去卫生间的时候,阿里把我的赛车道弄得乱七八糟。”妈妈马上就过去阻止了女儿正在做的事,并轻轻地把她的手放在哥哥的肩上,盯着儿子的眼睛说:“哎呦!瞧你这气哼哼的样子。”贾森说道“对,我恨她!”“嗯,我知道”,妈妈说,“我敢说现在你不想和你妹妹在一个屋子里呆着。”贾森现在开始平静下来了,一边回答一边点头表示同意。妈妈接着说:“听你说阿里今天表现得非常不好,我真的觉得很难过,睡觉的时候咱们再讨论这事吧,咱们会想出一个办法来让妹妹拿不到你的赛车跑道,好吗?现在,宝贝,来喝杯果汁好吗?”
要就事论事地讨论问题,避免由于一时冲动而翻旧账,把孩子过去做的错事全抖搂出来以证明你的观点。
●当盖尔4岁的孩子在那一周因为第四次忘了带背包从校车上下来时,她不得不竭力忍住愤怒,没有说“你怎么这么健忘?上周忘了带外衣,这周又忘带背包!”而是叹了口气,温柔地说“我怎么才能帮助你明天记住带背包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