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休止的唠叨与其说是不应该的,不如说是没有必要的。父母的唠叨,既让自己伤神,也让孩子不胜其烦。在家长的唠叨里,往往会有一件接一件说不完的事情,实际整合起来只有一件事情,即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女孩缺乏自立能力,或者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好等。既然根源在此,父母与其出力不讨好地唠叨女孩,不如转向培养女孩的自主能力。如果女孩能够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父母的唠叨也就真的无用武之地了。
小蕊从小受到爸爸妈妈的悉心呵护,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因此她直到进入了青春期还什么事都不会做。妈妈对此非常心急,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唠叨。后来,妈妈的唠叨竟然能持续2个小时以上,这让小蕊非常郁闷,当她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就用小刀在自己的手上划出一道道浅浅的伤痕。后来,这些承载着痛苦的印记被妈妈发现了,一番问询,女儿道出了实情,这时妈妈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唠叨给女儿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妈妈停止了唠叨。
可是怎么才能让女儿有所改变呢?
妈妈从电视上看到了一个访谈栏目,主角是一个自理能力非常强的女孩。爸爸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到国外念书,没想到她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环境,而且后来学有所成。小蕊妈妈深受启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她认为女儿现在刚进入青春期,锻炼她的独立性仍然不晚,于是开始有意识地让女儿独自去做一些事情。刚开始,小蕊对妈妈的变化和要求颇有怨言,不过时间一长她就慢慢接受了,而且她也从独立做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
后来,很多事情小蕊不用妈妈说自己就能够主动去做了,当然她也很少再听到妈妈唠叨她了。
女孩自立能力强了,自己的事情能做好了,父母自然会少很多唠叨,或者说会少很多诱发唠叨的因素。所以,父母与其无休止地唠叨,不如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父母多一分耐心,就可以少很多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