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情都有引起争斗的可能,这些事往往会涉及到吃饭时间、睡觉时间、坐便盆训练、收拾玩具,甚至洗头、刷牙等等活动。作为家长,你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立刻谈论?
要记住,在你想告诉孩子什么事情的时候,你的用词和话语方式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说法就会引起孩子不同的反应或应答。当孩子感到你站在他的一边,而不是他的对立面,他的紧张情绪、气愤、甚至嫉妒情绪就化为乌有。要承认孩子的感情(即使是负面的、消极的感情),让孩子觉得得到了你的理解,这样做本身可能就足以起到安抚孩子、防止争斗的作用。但是,家长也要决定什么时候在你的“小小律师”面前行使“法官”的职权,只是要把法律放在一边!
对孩子大声咆哮、威胁、谩骂和责备通常只会火上浇油,反而会使你想避免大吵大闹的愿望变成泡影。应该后退一步,调整情绪,尽力客观地分析你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要记住,当孩子非常不高兴时,他可能会把自己最难听的侮辱人的话嚷出来。限制他的行动是必要的,但允许和承认他有一些愤怒的感情也会让他知道你理解他,并能帮助他缓和逐步升级的激烈情绪。
决定在大家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再谈论与孩子有每执的问题,而不要在争论最激烈的气头上谈,通过选择不在当时争吵起来的方法,就可以避免一场激烈的冲突。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学到该学的东西。就把有争执的问题暂时放一放吧。以后再和孩子谈论关于你们争吵的事,有计划地和孩子单独讨论或是在家庭会议上让全家人集思广益,重新回忆当时的情况,找出解决的办法。记住,从错误中学会正确的东西要有一个过程,也是需要时间的。
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想出办法能在下次出现矛盾时改变形势。这能帮助她认识到她的感情和意见是重要的。但是要记住,作为家长,你们最终有责任制订规矩,也有责任强化规矩。
要认识到孩子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得到你的注意。有时候,不论你对他的反应是责骂、大叫、威胁,还是批评,都没关系,只要你注意到他就行。如果孩子想得到注意的需要足够强烈,即使他得到的关注是消极的,他的行为常常也会不断坚持。每天问问你自己,你给孩子的关注是不是消极的多于积极的,如果是这样,就要尽力把这个比例倒过来。肯定孩子那些你希望他继续的行为,避免对孩子那些你希望他改掉的行为做出过多的反应。对你孩子和你自己的脾气性情要很清楚。你们的风格是互补还是往往互相冲突?
要记住,在父母和孩子的争执中是没有赢家的。当冲突发生时,你和孩子都没有理智地思考,虽然这时理智地考虑问题会有困难,但这样做有助于你们在争吵最激烈的火头上互相表示理解对方的看法,从而不会使形势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