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家庭生活 > 亲子互动 > 日常活动

对孩子的异性同学关系不必多疑

本文Tag标签:亲子教育  

  女孩在学校里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异性同学,甚至他们还有可能成为朋友,与异性朋友的交往,目的是学习异性的长处,有助于女孩人格的健康发展。多向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他们相互之间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从而达到个性互补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女孩成长到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提起和异性朋友的交往,父母就会变得敏感起来,怕女儿年纪小把握不住分寸,或者被男孩带坏,出现早恋等情况。其实,和异性同学的交往,属于女孩交往的正常范围,从幼儿园起女孩就开始接触到同龄的异性,所以父母的担忧和多疑是不必要的。当然,父母的这些担心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情况却并没有想象得那样糟糕。

  子桐是家中的独生女,正处在青春期,她有很多朋友,其中异性朋友几乎占了一半的比例。

  一次,一位男同学把电话打到家里,电话是妈妈接的,又转给子桐。等子桐放下电话,妈妈用略带怀疑的口气问子桐和那个男孩的关系,子桐淡淡地回答道:“普通朋友啦。”第二天,那个朋友有事又把电话打到家里来,妈妈更担心了,等子桐挂断电话后,她竟然从来电显示上记下了那个电话号码。第二天趁子桐不在,妈妈把电话打过去,原来是那个男孩家里,妈妈跟男孩的父母沟通了一番,最后让他们转告男孩不要再给子桐打电话了,理由是“孩子很单纯,一来怕影响学习,二来怕对异性关系把握不好。”

  后来,子桐知道了这件事情,气得和妈妈吵了一架,她对妈妈的做法很恼火,因为自己一再跟妈妈强调她和那位男孩只是普通朋友,而且没有对妈妈说谎,但是妈妈却疑神疑鬼地把电话打到同学家里,还跟同学父母说了那样的话。子桐哭着对妈妈说:“您这样做,以后谁还愿意和我做朋友?我们就是普通的朋友关系,不是您想象的早恋,您知道您的做法有多么愚蠢吗?”妈妈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莫名地感觉到自己的做法似乎有些不妥,加上看到女儿痛苦又郁闷的样子她也跟着郁闷了起来:难道青春期的女孩子就真的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吗?

  女孩绝不是不懂家长的良苦用心,而是有时家长过分地猜疑让女孩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首先,青春期的女孩虽然生理上已趋向成熟,但心理上还处于成长阶段。抛开家长、老师的教育,她们在潜意识里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青春期是不适合和异性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在这方面她们虽然好奇,但同时也会有一种恐惧和排斥心理。其次,青春期的女孩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父母在她们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过分怀疑或者担心,会让她们感到无聊甚至激起她们反感,很容易激发她们的叛逆情绪,从而使亲子关系更加恶化。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