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听话不见得就是好事

本文Tag标签:早期教育  

  进浩上小学二年级了,很不听话,脾气非常倔强,他的父母很是担心。从早晨起床开始,所有的事都要父母督促,洗漱、吃饭……不对他大喊大叫他就不好好做任何一件事。好不容易把他送去学校了,上班以后的母亲心里又是内疚又是伤心。下班回到家,问他什么事情或是指使他做什么的时候,他总是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实在很难管教。有时父母也会打他或者哄他,可是如同对牛弹琴一样。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执拗呢?有时父母感觉他是存心的,似乎是故意在找碴儿。进浩的父母为此忧心忡忡。夫妻两人都在外工作,虽然没时间好好照顾进浩,可还是觉得孩子有些过分。进浩的父母自认为对孩子一向很严格,孩子为什么会这么不听话呢,他们觉得无法理解:“孩子明明听懂大人说什么了,可为什么就听不进去呢?”每次和进浩说话都要磨破嘴皮子,可孩子还是无动于衷,父母甚至开始怀疑孩子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但是听话也分为两个方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听话意味着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良好,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障碍,沟通顺畅;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听话可能意味着孩子无法表达自我的意愿,只是表面顺从父母,看起来听话而已,甚至有时只是迫于父母的强压,不得不选择听话。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听话属于前者的话,就要仔细想想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否存在顺畅的沟通渠道,如果没有或者很少的话,沟通就不会顺畅。如果一条路没有铺好,那么走过去必然需要时间,也有可能会走着走着因为前方突现的障碍而不得不停下。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否存在已经铺好的路呢?父母是否已经打好了可以让孩子听话的基础呢?这样的基础绝不会凭空产生的。

  现在我们都使用银行卡取款。孩子看在眼里,当妈妈说没钱的时候,孩子常会说“去银行取钱不就行了嘛”。面对这样的孩子.妈妈们哭笑不得,只得解释给孩子听,“银行里要有我们存的钱才能取出来的”。

  可是,身为父母,有时会像孩子一样,认为只要有银行卡就能去取钱,父母总想从孩子那里取出或是得到什么。而实际上却并没有存储过什么。只有给了孩子所需要的关怀和爱,才可以对孩子的行动提出要求。孩子并不是到了一定年龄,就一定能够做出符合年龄的举动来。

  当孩子不听话时,有的父母会认为是孩子不怕自己的原因。这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害怕的前提下,才可能的。可是父母不能让孩子一辈子都怕自己吧?何况,如果只有让孩子怕自己时孩子才会听话的话,那么孩子去了他不怕的地方,似乎就永远都不会听话了。这个问题与其说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问题,不如说是缺乏使孩子听话的某些因素。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顺畅的话,孩子自然就会听话。而为了达到沟通顺畅,彼此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必需的。同样,如果与孩子之间没有沟通之桥的话,希望终究不过是希望而已。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