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本文Tag标签:校园教育  

  素质教育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的完整体现和具体概括,是对基础教育性质、任务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也是对理想教育的一种追求。它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如何让素质教育不再是空泛的口号,使其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已客观地摆在教师们的面前。这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怎样实施素质教育谈些体会。

 一、通过朗读培养语言的感受力

  语感是基本的语言素质,没有较好的语言感受力,就难以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读通一段话,听清别人读的一段话,学生比较容易做到;困难的是要求学生全面地把握听的内容,读得流畅,读出课文的语感。而后者又是培养语感的基本要求。

  1.范读引路

  对一些学生不易把握且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要范读,把文中含着的意思读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边读边欣赏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染力,必须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眼、耳、口、脑并用。读时,在脑中形成画面,感知现实生活。

  3.深读共鸣

  每篇课文都是思想和情感的统一,理是情的基础,情是理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悟情明理产生共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情境,用心去读。

 二、通过朗读提高语言的理解力

  理解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传统语文教学可供借鉴的精华之一。通过朗读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容易做到,读出课文内容的特点,读出课文内容的感情,是朗读教学的重点。

  1.借读解疑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总要设计一系列疑问,学生凭借朗读解决这些问题,进而理解课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易于忽略的地方设问;要有思考性,要让学生读后想一想才能答出;要有层次性,保证每次读后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要有向心性,要始终围绕文章中心发问,使学生每一次朗读都对课文中心加深一次理解。

  2.借读悟情

  课文的感情借助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通过朗读去表达。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对读、引读、分角色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诵中领悟课文的情感。《一夜的工作》最后两段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无限敬仰之情,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才能悟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通过朗读发展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小学诸学科的共同任务,语文学科既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载体,通过朗读可以培养思维能力。

  1.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朗读,深入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深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到双手拄着拐杖的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在朗读时突出“焦急”和“耐心”,使学生明白“焦急”是想早点看到灵车,而“耐心”则是非看到灵车不可,不管大气多么恶劣,身体多么虚弱,把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思维的深层训练将随朗读的深入而得到加强。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朗读使学生明确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狼和小羊》一文,通过朗读,学生明白狼的本性是贪婪残暴、恃强凌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相信它;《会摇尾巴的狼》《东郭先生和狼》读后,巩固了对狼的认识;读了《农夫和蛇》以后,学生的认识就会提高,就会推而广之。像狼、蛇这样的动物永远不会改掉吃人、害人的本性,不能心存幻想,只有以牙还牙。除了整体训练以外,一篇文章的某个语段,甚至某个语句都可以通过朗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通过朗读使学生明确课文中人物的不同思维方向,激发思维的独创性。《司马光》一文中,司马光有超乎常人的思维。一般来说,人掉入水中,首先应考虑怎样使人离开水,那些“哭着喊着去叫大人”的孩子们就是这样想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能考虑怎样使水离开人,“司马光砸缸”就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的行动,其他小孩子的做法虽然没有错,但延误了时间。《称象》一文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曹冲除了用石头,还可以用其他东西吗?”教学中读议结合,学生思路逐步开阔,求异思维增强了。

  当前,朗读教学要防止以下几种倾向:①有口无心的读。这在教师布置预习时就容易产生,这种朗读缺乏目的性,或目的性不明确,不切合实际,不利于操作。②只求形式而不求实效的读。在一节课中齐读、指名读、默读、轻声读都要体现,且不管是否有这个必要。③只动口不动手的读。朗读之前有要求,读中也可能有所恩,有所疑,可学生没有及时将其记录下来,课文读完了,声音停止了,思想也停下来了,忽视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