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少腹部脂肪,最好的办法是每天做仰卧起坐。”
用一个练习动作想去除身体某个部位的脂肪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做仰卧起坐时,用于供能的脂肪来自全身各个部位,而不是某一特定部位的脂肪组织。换句话说,只有全身的脂肪减少了,腹部脂肪才能减少。所以光练仰卧起坐,只能增强腹肌力量,不会把腹部脂肪去掉。看似腹部小了些,那只是腹部脂肪在运动中被平行移动,并未减少。只有进行全身性的健身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才能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二)“健身锻炼时,只要多出汗,就能减肥。”
出汗多只是说明体内的水分排出的多,跟降脂减肥不是一码事。如果在几次大运动量的训练后,体重明显减轻,那只不过是体内占体重一半的水分大量流失的缘故。一旦喝水或待身体调节恢复之后,体重仍会回复原状。
(三)“要想增大肌肉块,组数和次数均不能过多。”
这种说法不够确切。发达肌肉块的训练原则是:大重量,大强度,少组数,少次数和强刺激。
所谓大重量和大强度,是相对个人体力而言。要想使肌肉发达强壮,必须采取逐渐增加重量的方法。而少组数和少次数,是指每个动作做3~5组,每组练6—8次。每块肌群总组数为12—16组。
(四)“一旦停止训练,肌肉就会变成脂肪。”
首先应该明确,肌肉就是肌肉,它永远不会变为脂肪。同样,脂肪也不会转化为肌肉。一些健身者中止训练后身体发胖、体重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饮食量未有多大改变,以致热量的摄人大于支出,致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以脂肪形式在体内尤其是皮下不断积存起来,体重自然就增加了。
(五)“胖人只要不吃含脂肪的食物就能减肥。”
其实,人体发胖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吃什么,而是由于摄食过多,热量过剩。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热量摄人大于支出。实际上,过剩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都可转化为脂肪。脂肪在人体中有制造细胞和维持代谢平衡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功用,戒食脂肪是不对的,只是不可食之过多,应合理摄人。减肥的最佳途径是增加有氧运动和科学进食,而决不是戒食某种食物。
(六)“瘦人从事器械健身,会越练越瘦。”
如果瘦人在练了一段时间后,显得瘦了些或体重轻了点,那主要是由于出汗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而不是肌肉或脂肪组织减少了。这只是暂时现象。体内的水分由于饮水会很快得到补充。本来身体就没有多少脂肪的瘦人,只会越练肌肉越发达,身体越强壮,丽决不是“越练越瘦”。
(七)“练得次数越多,肌肉增长得越快。”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肌肉只有得到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才会不断强壮发达。一般在每次训练课后,疲劳的肌纤维需要得到恢复和修补,在运动中分解、损耗的蛋白质需要重新合成,这个时间大体要24小时左右。因此,肌肉训练以隔天练习为好。即使同一次训练,也不得任意增加练习组次数和延长锻炼时间,这样做不仅会影响注意力,而且容易引起运动损伤,甚至使动作走形,质量下降。应当记住,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八)“练得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完成动作练习,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物体运动的惯性帮助你完成了部分工作,所练的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刺激。除了采用很轻的重量做准备活动时可以快举快放,在练习时决不可以如此。正确的动作速度是:肌肉收缩时,以局部肌肉群快速收缩,不能借助或少借助协同肌群的力量参与工作;肌肉伸展时,以局部肌肉的力量加以控制,使肌肉在慢速的伸展过程中还原。一快一慢,锻炼效果最佳。
(九)“打小开始练块儿,越练越棒。”
生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练习。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先长个儿,后长块儿。人在8岁时,肌肉重量仅占体重的27%左右,而且含水分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少,力量弱,易疲劳。因此,儿童时期不宜过早对肌肉进行力量练习。另外,负重的力量练习常伴有憋气,这样会引起胸腔内压力急剧上升,有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脏发生空虚性收缩。可见,让孩子过早练块儿,还不利于他们心肺功能的正常发育。
(十)“吃完就练,没啥问题。”
虽然一时没发生什么问题,但常此以往,对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如果饭后马上就练,大量的血液流向肌肉,供应胃部的血液相对减少,久而久之,消化系统就会受到损害。所以,饭后一小时以内不宜锻炼。
(十一)“健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大块头。”
在健身锻炼中不注重身体的全面锻炼和发展,而只是单纯追求肌肉发达,显然有失偏颇。因为健身锻炼并不等同于健美锻炼,更何况过分强调肌肉的体积,忽视肌肉的形态和质,并不能给人以美感。器械健身的意义,除了发达肌肉外,还在于增强体质,改善形体,陶冶情操。即使对于一般的健美爱好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单纯追求肌肉块,而应力求身体均衡、匀称和协调地发展。
(十二)“练后不渴不饮水。”
水是维持生命活动、保障体温相对恒定的重要物质。水的比热又比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容纳的热能比其他物质多。因此,训练之后不感到口渴,也要饮水。何况在健身锻炼中,由于出汗,使得体内水较多流失。有的人活动量小或天冷时锻炼不爱出汗,认为喝不喝水无所谓,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因为人体随时都在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天冷时人体与空气间的温差大,热交换则更为显著,体内的热量和水分会不断通过蒸发与汽化方式向空气扩散,所以即使不感到口渴,也要饮水,以补偿机体丢失的水分,贮藏更多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