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要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

本文Tag标签:幼儿心理  

  把打扮漂亮的孩子带到华丽高档场所,他是否能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经常带孩子在外面吃饭、与孩子一起去旅行,他能否感到自己被尊重?

  在官方禁止体罚的提议下,现在的学校通常已经不再使用暴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以前更和谐,这是一件值得家长和孩子高兴的事情。虽然这个举措实施得有些晚,但和过去相比已经是个重要的进步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孩子、教师、家长都举双手欢迎的事情。但是看完各界对此事的报道之后我发现,还有人认为“这是问题”。有些媒体登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听音乐、做其他事情的照片,让人为之哗然。

  那么,难道我们之前在课堂上都是要一边打孩子一边让他们学习的吗?难道孩子们被体罚了才会认真自觉吗?动物受训,也只有在不体罚的状态下才能与饲养员相处融洽,何况是在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的校园里?我想问问那些认为对学生不打不行的人们,你们是不是认为孩子就跟马戏团或者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甚至还不如它们?在我看来,比起体罚,保持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之间正常的交流和相互信任才是教育的最好选择。

  在百货商场经常可以看到把孩子放在看似舒适的婴儿车内,自己却在其他地方放心购物的年轻妈妈;去饭店也到处可见带着身穿名牌服饰的子女一起就餐的父母。但是孩子在那些华丽的场景中究竟能和妈妈有多少交心的机会?我很疑惑。

  在百货商场的电梯中,妈妈会注意着显示屏上的楼层数,却很少见到妈妈在与子女温馨对视或者亲密聊天。许多妈妈们在带着孩子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只顾着自己聊天,从来不去关心孩子的想法。我在饭店也看到过很多煞风景的场面——大多数家庭都是默不作声,只顾着低头吃饭,很难看到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聚餐。父母们出来就餐的时候总是顶着“带着孩子一起聚会”的名义,但实际上妈妈更多是为了减少自己准备晚餐的麻烦,爸爸更多的是想到外面换个口味。有时候就餐时间会成为亲子间的战场,一旦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妈妈就会威胁说:“你给我回去!下次再也不带你了。”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我就会想,那位妈妈自己小时候是否也受到过如此待遇?其实这样的妈妈和这样的孩子一样,都令人同情。

  所有妈妈都说“我为了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尽心尽力”,但是只有站在和子女平等的立场上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真实的感受,并且会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而善于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的妈妈,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做到“尽心尽力”。好妈妈要习惯去了解孩子所感受的、所思考的、所希望的,并且认真对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