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要生长发育、人的细胞要新陈代谢,都需要不断地补充原料。人要从事生产劳动、人体的器官也要活动,都需要不断地提供能量。这些原料、能量都由吃进来的食物转化而来。远古时代的人靠采集野果、打猎为生。采野果要爬树、打猎要奔跑。一点点野果、一只小兔能有多少营养?而体力的付出却是那么大。想来那时大约是没有胖子的。要命的是到了冬天,树上的果子采完了,小兔儿也躲了起来,估计饿死的也不少。不过总算有些人活了下来。这些人为什么能活下来?因为他们有了一种贮存能量的本领。当食物比较丰富、由食物转化成的能量没消耗完时,他们的身体便能把它贮存起来,以备食物匮乏时之需。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说过,这就叫做“适者生存”。用什么形式来贮存这些能量呢?1克蛋白质或是糖分只能贮存4千卡的能量,而1克脂肪则能贮存9千卡能量。人是万物之灵,无师自通地选择了脂肪。以最小的空间,存最大的量,是仓储学的基本原理。我们的祖先靠着这一手活了下来,而且繁衍了我们,并将这个贮存能量的本领也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我们。
不过近百年的科技发展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工农业生产都机械化了。近二三十年则更进一步电子化了,人们只要设计好程序,计算机便能操纵机器人去完成本来需要人力完成的工作。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自然是现代科技带给人的福音。不但如此,由于科按的进步,工农业产品大增,尽管现在世界上还有少部分人饥肠辘辘,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食物供应已经不成问题。而且许多人又以美食为人生的一大乐事,饮食无度。大量的食物在人体内转化为能量,而体力活动已经减到最少,于是大量的能量多余下来。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度饥荒的本领不适时宜地启动了,把这些多余的能量统统都转化为脂肪储存了起来。肥胖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