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课文要打破“程序化”

本文Tag标签:分析课文  

  中学语文本来比其它各学科更能吸引学生,因为它具有生动风趣的语言,又有起伏跌宕的情节,还有严密的推理、清晰的说明等等。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常说枯燥无味、单调呆板。本来一篇优美的文章,经老师一分析,倒觉得干瘪、无血无肉了。

  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大致有两点:一是一些语文教师语言表达素质较低,不能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讲解课文;有的教师在运用语言方面语调过于平直,没有抑扬顿挫。二是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分析现代文时常常是“程序化”,缺乏教者的独立思考,缺乏个性。这第二点是学生厌烦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程序化,就是导语——作家作品介绍——阅读课文——处理生字生词——分析课文——归纳中心——写作特点——课后练习,等等。

  是什么造成语文教学的“程序化”?根源在于教师机械使用“教学参考书”。“教参”的分析课文的方式,几乎是一种模式。“程序化”不是不可以要,然而绝大多数文章都以一种分析方式进行分析,未免千人一面了。一上语文课便是一套“程序化”的分析讲课,没有教师自己的独特的分析思路,久而久之学生厌学语文便是自然的事了。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打破“程序化”。

  如何打破“程序化”呢?很重要一点,就是在分析文章时突破“教参”的“程序化”的限制。

  中学语文参考书中的每课分析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对全文进行简要说明,概括中心;二是文章的层次;三是写作特点;四是关于思考与练习。由于“教参”具有权威性,便成为教师教学的一根“拐棍”。这根“拐棍”对于教师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程序化”的分析,对于学生就不是十分必要的了。如果教师完全依靠“教参”的分析顺序,时间久了,在学生的思维中必然产生一种思维定势——语文课原来如此。其结果,势必把学生的思路也引向极窄的单一的路上去,而不能使学生在分析文章方面有更广阔的多向性的思路,有其个性的特点。如果想培养学生的广阔思路,教师的思路必须跳出“教参”的“程序化”限制。

  要跳出“教参”的“程序化”的限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分析文章的思维优势。要发挥出教师的思维优势,很重要的方法是“攻其一点,带动其它”。一般说来,课文分析完全可以不用面面俱到,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就分析文章的层次来说,我认为,完全可以不必篇篇进行着重分析,有的文章也不必分析。比如小说,小说分析重点是人物,如能把人物的性格以及造成这种性格的时代特色分析明了,那么这篇文章的分析就成功一大半了。至于情节或殷落,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发展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来理解来归纳。作为教师,在备一个新课文前,首先应该考虑,分析文章如何避免同前一篇或前几篇文章在分析的思路上的雷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才能开拓学生更广阔的思路,培养出活跃的分析文章的能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