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人群分类,只会有“有能力的人”和“没有能力的人”的区别,不会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现在职场中的白骨精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侯,没有撒娇的权利,没有怯场的理由,因为你面对的男士们或者女士们只会是你的同事、战友或者对手,没有谁有责任把你呵护在手中。
张娜,一个刚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脾气虽然不好,但是因为长得漂亮,在学院里边出了名的能歌善舞,每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下回碰到的时候她笑一笑,撒撒娇,大家都能重新把她呵护在手心中。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她的好运气依旧在,当别的同学还在到处奔波的时候,一家有名的销售公司已经给了她工作机会。与她同时进入公司的还有另外一个女孩子,巧的是正是她的同学何月,平时话不多但是成绩很好。第一次见到部门经理的时候,经理直言,3个月的试用期,只会在两人中间择优录取一个。张娜信心满满,自己可比何月要活泼很多,做销售的这个不就是必备条件吗?
在工作中因为是新人,两人往往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张娜每次都不经思考直接去问同事,其实同事都很忙,最开始还能好好解答,但是次数多了同事明显不耐烦起来;而何月的请教次数却明显少很多.每次她都是先细细观察同事是怎么处理的,即使是需要请教也会先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请同事给意见。
真正开始工作了才发现原来找订单这么难,客户有时候咨询的问题千奇百怪,当好不容易把对方所有的疑问都解答完了以后,客户一想却可能不订了。每次这个时候,张娜就会非常不高兴,直接地开始数落客户的不对,经理提醒过她好几次,但是每次张娜都只会嘟着嘴表示不满,下回依旧。相比之下,何月每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以客户为先,甚至有一次已经到了签合同的时候,客户变卦了她都没有对客户有抱怨,让客户很感动,说下回要产品的时候一定先考虑他们公司。
三个月的时问很快就过去了,那天经理宣布留下来的人是何月的时候,张娜还不明白为什么,她找经理理论,“我明显要比何月会说很多,而且这三个月以来我们两人的销售业绩盖不多。为什么不是我被录取了?”经理的话让张娜不再辩驳,“你俩的成绩是差不多,但是我们更需要能和团队一起思考,能把客户当做上帝的职员。你每次遇到问题都理所当然地要别的同事给出答案,你每次对待客户都让我们觉得客户不是上帝,你才是上帝。”
这就是职场,张娜的特权在这里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同事看待张娜和看待何月其实都是同一种身份——战友。大家都是为了公司的销售业绩更好而努力工作,那么这个战友当然是越有能力越好,像何月一样会思考,会工作才能使战友之间更有默契,配合得更好,进而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在职场中,不仅别人不会拿自己的性别当回事,更重要的是女性自己在定位的时候,就不能有自已是女生,应该被照顾的思想。因为要获得工作成就,敢打敢拼才是第一位的。
杜晓雨最近升职为公司的设计总监,手下是清一色的男小伙儿,但是这帮大老爷们对杜晓雨完全是佩服,对她的升职没有一点异议,大家都说,“能不佩服吗?没见过比她还能拼的人”。
杜晓雨两年前刚刖进公司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么认为的。杜晓雨的公司是做广告设计的,经常是事情一来就全体要加班,甚至是通宵加班的那种,所以这种工作特性让公司招人的时候一般都会男性优先.当时杜晓雨被招进来的时候,大家私下里都打睹说这个小姑娘能熬多久,最短的居然说她撑不过一个星期。
但是杜晓雨看着这帮看好戏的同事,没说话,直接开始工作.正巧公司新接了一个单,很忙,连续一个星期的加班,杜晓雨没有一回早走的,倒是其中发生了一件让同事刮目相看的事情。老板看她刚来,有一次加班的时候就说她可以先走,杜晓雨当时就反问说:“为什么?”“你一个女孩子老是加班不太好,而且你还是新员工呢。”老板答得理所当然。“老板,请您下次不要以男女有别来看待我的工作,我喜欢这份工作,也有能力把工作做好的。”杜晓雨说完继续埋头苦干,留下一群咂舌的同事。
杜晓雨永远出乎大家的意料,有时候设计一个产品,大家都觉得不错了,但是她每次都翻来覆去地看,即使是一丁点大的问题也会重新来过,同事都开玩笑说,谁和晓雨一组那是福祸双至,设计的时候会生不如死,觉得真的是太计较了;但是交给客户以后会幸福,因为客户永远会非常满意。
杜晓雨会升职很理所当然,同事怎么做自己怎么做,不把自己当成某一类的特定人群享受特权,而且,对工作的要求比别的同事更加严谨,做得比同事更好,这就是有能力的体现,更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上司的赞赏。
在职场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这种时候,不能任性娇气,总把自己当成要呵护的那一个,毕竟这是职场,大家以能力说话。同时,不妨鼓起勇气,大胆地承担更多的责任,展现能力,获得大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