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饮食营养 > 进餐习惯

培养饮食意志力的关键在于从幼儿抓起

本文Tag标签:饮食营养/行为习惯  

  一个孩子成年后的饮食结构、习惯,与他们生命最初的四年间所接受的教育有很直接的关系。国外专家就孩子对食物的渴望程度进行了一场为期数月的研究,并且得出相关结论。家长在一味往孩子嘴里塞东西的同时,有必要弄清楚:究竟为什么吃。

  每个人都会有吃零食的罪恶感。看电影时,捧着一桶爆米花;晚餐之后,享受一盒冰淇淋。但是,作为父母,可曾想过:自己的行为将如何传递给孩子,会带给他们怎样的讯息?同时,父母应该如何加强孩子的意志力?

  关于孩子食欲的研究

  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一项为期六个月的研究,针对8-12岁的孩子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其主题是:“训练超重及肥胖孩子的大脑,使其在不饥饿的状态下,减少对食物的渴望。”参与研究的孩子们收到一份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属于不健康的饮料或零食),并且被要求当前对食物的渴求程度从1变化到5。

  在这项研究当中,孩子们被要求将食物放下,等待30秒,然后再次测试对食物的渴望程度;随后,孩子们被指示闻闻食物,咬一小口,盯着它看5分钟;最后,他们被要求将食物拿走。孩子们的渴望程度在每个阶段都有记录。

  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该校的心理学及儿科教授克里鲍特尔发现,孩子们能够被引导及教育:征服食欲(然而,这项研究结果还指出,实验结论还需进一步检测孩子的意志力能够维持多长时间)。

  “我们教孩子忍住对食物的欲望,并且在身体不饿的情况下不吃东西。”鲍特尔教授提到,这项研究的重点还在于培养孩子们在面对食物而引发的情绪上难以抗拒的诱惑时,大脑给出的控制。对于这项实践,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也进行。

  “人们常常忽略为什么而吃,”营养学家乔安娜博士提到:“这项研究非常重要的显示出,人们面对食物有不同的理由、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渴望度。而这在孩子幼年时期已经显现。”

  为什么“吃”,很重要

  问题在于,需要教孩子区分:吃和饿之间的不同,或者仅仅是情绪引发的对食物的渴望。此外,食品心理学家也赞同这一观点,“食物当中含有高糖、高脂肪。对于‘情绪化的食物’在往后的生活中引发相关的肥胖特征,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她解释道:“父母在选择食物的责任方面,最关键的时期在于孩子生命的最初四年间,这将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饮食习惯及行为。”

  父母可以教孩子:如果有一点儿饿没关系,可以等到开饭的时间再吃。孩子需要学会等待,而不是用零食填满两餐之间的时间和肠胃,更不是在这一分钟想吃东西就一定得吃。专家表示,有营养的食物在我们的生命中具有优先权,鼓励孩子在餐桌上品尝并享受美味的食物、细嚼慢咽。同时,家长为孩子做好正确的榜样。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