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饮食营养 > 营养元素

别做糊涂妈,补AD三大误区!

本文Tag标签:补充/维生素AD/伊可新/误区  

    众所周知,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宝宝成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元素,妈妈也知道要及时给宝宝补充。但是,在补充维生素AD的过程中,不少妈妈会陷入误区。下面就看看,在宝宝补充维生素AD这件事儿上,你是不是位“糊涂妈”吧!

    误区一:鱼肝油=维生素AD

    有的妈妈会选用鱼肝油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她们认为鱼肝油和维生素AD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而且鱼肝油还是天然的,更为安全。殊不知,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对于补充维生素AD来说,鱼肝油并不是最佳选择。

    原因之一:天然鱼肝油AD配比不符合婴幼儿营养需要量,天然鱼肝油大多数A:D=10:1,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幼儿A和D补充的比例是3:1,长期服用则可能造成维生素D摄入不够或维生素A摄入超标。

    原因之二:海洋污染日趋严重,贝类和海鱼等海洋生物的体内已经成为了重金属汞、砷的"聚居地",鱼肝油可能已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容易有重金属超标风险。

    原因之三:食品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与药品不同,食品的上市门槛低,产品不需要经过严格的注册、审查、检测等过程即可上市销售,此外,生产食品的企业也良莠不齐,造成鱼肝油市场混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相反,维生素AD制剂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药准字产品,多为预防性OTC(非处方药)药品,上市要经过严格的注册、审查、检测等过程,其剂量和配比科学,安全性和效果,都要比鱼肝油更胜一筹。

    误区二:只补维生素D,不补维生素A

    有些妈妈了解到,欧美国家只有指定需要每日补充维生素D,却没有明确规定每天补充维生素A。事实上,欧美国家推荐本国婴幼儿每日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却对维生素A没有明确要求,这是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饮食结构不同,维生素A缺乏率相对较低,不需要预防性补充,而且发达国家市场上会有一些维生素A强化食品;而对于更多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国家,则大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方法:每4-6个月给婴幼儿一次大剂量阶段性补充(一次10-20万单位),来预防维生素A缺乏问题,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成本低、易操作。而我国考虑到安全问题,采用每日小剂量补充法来预防维生素A缺乏问题更为实际。

    专家提醒:我国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发起的《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整体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不容乐观, 维生素A缺乏率为11.7%,亚临床缺乏率为39.2%,合计超过半数存在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同时,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小于6个月婴儿的维生素A缺乏率为33.4%,亚临床缺乏率为45.70%。” 这说明,在我国0-6岁儿童中有超过50%的宝宝存在体内维生素A含量低下的问题,而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缺乏率更高达79.1%。

    如果维生素A补充不足,可能引发维生素A缺乏症,比如牙齿发育不良易龋齿,皮肤失去光泽易脱屑、指甲变脆易折,免疫功能下降,视觉感光物质合成障碍,铁转运功能受限,易反复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夜盲症、缺铁性贫血。因此,维生素A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维生素AD同补,可以共同发挥作用,在体内产生1+1>2的效果。

    误区三:母乳/配方奶粉宝宝不用补AD

    有些妈妈认为,母乳和配方奶粉中都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因此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就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了。其实不然。首先,母乳中维生素AD含量均较低,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而另一方面,维生素AD都属于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不稳定的物质,遇光照、高温、空气极易氧化失效,而配方奶粉中的维生素AD在奶粉的生产加工、灭菌、运输、储藏以及冲泡过程都会造成奶粉中的维生素AD氧化流失,其实际含量远远低于标示量。所以,虽然有的奶粉强化了维生素AD,但实际从配方奶粉中宝宝吸收的维生素AD含量是远远不足的。

    为了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都应该从出生后15天起补充维生素AD制剂。

    维生素AD在人体中的需要量虽然不多,但对宝宝生长发育却十分重要,因此妈妈不仅要重视维生素AD的补充,还要掌握科学的补充方法,这样才能让宝宝成长更健康。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