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孩子的生活琐事之外,孩子的情绪也尤为重要。有些父母一见到孩子闹情绪就会烦躁不安,其实这是孩子在你面前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我们需要抛弃以往常用的忽略,说教的方式,使用沟通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各种消极情绪。
1.注意观察,发现情绪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家长应该集中精力观察,了解孩子。当发现孩子哭,伤心,害怕等情绪时,不要把这当作小事,视而不见。相反,家长要给予重视,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说出为何会出现负面情绪。在这过程中,孩子会从你的关心中明白家长是会理解他们的感受的,从而愿意让家长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情绪。
2.拥抱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
家长在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时给孩子一个发自内心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能够给他温暖和支持的力量。拥抱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他的重要性,这也能够建立孩子和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让孩子信任你,这为以后帮助孩子自己解决消极情绪十分重要。
3.引导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时,不懂得如何表达,这就可能会让家长找不出孩子出现情绪的原因了。所以,家长应该引导让孩子用言语表明情绪。首先要帮助孩子区分和判断各种情绪,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释放出来。然后给孩子做示范,教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告诉孩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引导孩子为消极情绪找原因
孩子出现消极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引导孩子找出自己的“不是”,对孩子以后处理情绪有很大的帮助。找原因,必须先从自己身上入手,引导孩子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导致消极情绪的发生。引导孩子去找到自己的“不是”,而不是由家长来给孩子判断,提高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5.和孩子玩游戏
孩子们都是比较健忘的,当他们处于开心状态时,他们很难去记忆那些难过的事情。所以,爸妈可以在孩子消极的时候,带孩子玩游戏。
孩子也像成人一样,不时会有一些消极的情绪,作为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明来由的生气或烦恼时,应当深入了解他们生活发生了什么事,并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摆脱各种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