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高手”速成班:父母谨记“一二三”法则

本文Tag标签:宝宝爬/AD同补/维生素AD/伊可新  

  对于宝宝的行为能力发育,有俗语是这样形容的: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肢体动作逐渐丰富,与抬头、翻身不同,爬行代表着宝宝主动探索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良好的爬行能力,不仅能为宝宝走路打下良好基础,也对促进大脑发育有重要影响。

  但是,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家的宝宝始终不会爬,或者爬行动作很怪异,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让宝宝成为“爬行高手”的“一二三”法则!

  一点必知:了解爬行对于宝宝的重要性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3-13岁的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胆小内向、手脚笨拙、爱哭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并非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而是儿童大脑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不协调所致,在医学上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而人类一生中手脚等各个肢体与大脑综合协调使用的第一步,就是婴幼儿时期的爬行阶段。宝宝爬行时须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从而带动手、脚及胸腹背部、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大脑的神经控制系统也会因此而迅速发育成熟,因此,“会爬”可以为宝宝未来站立、行走以及大脑发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项准备:统筹内外为宝宝爬行打基础

  外在--选择得体衣物,适当地点

  教宝宝学习爬行,最好给宝宝穿连体衣物,这种衣服的上衣和裤子是一个整体,爬行时不会暴露宝宝腰部和小肚子。同时衣服要合体,面料要舒适、柔软,避免妨碍四肢运动和宝宝爬行的兴致。有些宝宝由于体重增长,用肘和膝爬行时,皮肤容易磨破。因此,爬行时最好给宝宝穿上护肘、护膝。

  家中的床和地面是宝宝爬行的最佳地点。在地面爬行时,要考虑地面材质,过凉过硬都会不舒服,家长可以在地面上铺一块地毯,也可以用地拼垫铺出一块宝宝练习爬行的小天地。

  内在--强健骨骼发育,四肢灵活

  宝宝最初学习爬行的姿势因人而异,基本上是以腹部为支撑点蠕动,伴随四肢不规则的滑动。宝宝一开始可能是原地打转,或者像虫子一样向前行进缓慢,感觉有些吃力。由此可见,爬行对宝宝四肢的力量和发育有很高要求。宝宝的肌肉可以在锻炼中逐渐增长,而骨骼则需要父母们着重注意!

  宝宝骨骼发育是否强健不仅取决于补钙是否充分,与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否到位联系更为密切。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质吸收,使钙质易于沉积在骨骼上,同时维持肌肉的收缩功能,确保骨骼发育和肌肉力量。维生素A对于宝宝的骨骼发育同样重要,它不但有助于保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均衡,对钙质在肾脏的重吸收、减少流失也有重要意义,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骨骼、牙齿发育迟缓等情况。

  维生素AD补充不到位的宝宝在学习爬行时,很可能会出现不爱动或四肢无力的情况。因此,妈妈们要遵循医生建议从宝宝出生15天起,每天1粒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并坚持到3岁,为宝宝学习爬行和走路打好营养基础。

  三种技巧:鼓励宝宝爬行需掌握方法

  1、家长有意引导

  宝宝出生3个月后,头逐渐可以直立,家长可以经常让孩子趴着玩,每次3-5分钟,随着月龄增长,循序渐进。如果宝宝不喜欢爬,家长可以在游戏中帮助宝宝练习爬行,最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爬。7-9个月是孩子模仿能力形成期,训练孩子爬行时,家长需先做示范,例如追逐滚动的球,拿到后放在孩子面前,让宝宝模仿着爬。

  2、借助外在工具

  家长可以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圆状,让宝宝趴在席子上,将席子一边压在身下。妈妈推动席子,让宝宝随着席子的展开而朝前爬。另外,让宝宝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妈妈推动宝宝左手、右脚,前进一步后,换推动宝宝右手、左脚,轮流进行。家长还可以在目的地摆放宝宝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引导宝宝努力往前,并要多给宝宝鼓励。

  3、增加亲子互动

  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增加亲子互动来鼓励宝宝爬行。让爸爸躺在床上,宝宝趴在一侧,妈妈在另一侧,这时妈妈可以牵住宝宝的右手,辅助推动宝宝左腿,反之亦然。这个游戏能够促使宝宝从自己的一侧爬到妈妈这一侧。这个互动游戏不仅能练习宝宝爬行、增强宝宝排除困难的能力,还能增加亲子间的交流互动,一举多得。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