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原来孩子打人、抢玩具是因为……

  打人、抢玩具,这是0-6岁孩子会干的事,这让家长很是头疼,很多家长选择批评、惩罚、哄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一回头,孩子依旧我行我素。家长觉着丢面子,可又没有可行办法。其实,孩子使用暴力方式,是因为交流能力不够,待孩子逐渐长大了,就会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了。

  一、使用暴力为交流——1岁孩子

  一岁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呢,其一,手出于敏感期,喜欢抓东西;其二,通过打人、抓人、咬人,来确定自己与他人不同,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两个特点都表明了小孩子的淘气行为,只是为了连结感情,得到对方回应,促进交流,希望得到对方爱的回答。可许多家长不知道,以为孩子顽皮淘气,不希望孩子乱动,强加制止。其实只要家长给孩子一些回应就可以了,比如抱抱孩子,亲亲孩子。

  二、表达友好,确定物品归属——入学前儿童

  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为争夺一个玩具而后独享,经常会发生打架行为,这让孩子不愉快,也让家长们闹别扭。那为何孩子会蛮横方式争夺玩具呢?

  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陪伴教导,孩子没人玩,只能呆在家里,这就给孩子带来了表达友好的困难,这不能怪孩子,是家长的问题。父母平时应该多抽出来一些时间,陪陪孩子,

  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的友好。同时呢,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物权敏感期”,往往要独享玩具,自己不玩,也不给其他小朋友玩。这时候,家长最好不要硬夺过来,把玩具让给其他小朋友。硬夺,只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斤斤计较”。最好的办法是保护孩子的拥有感,同时分散他的注意力,让其他孩子有机会接触一下玩具。

  三、表达自己,维护自己——幼儿园阶段

  孩子渐渐大了,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抢东西的行为也会变得变本加厉,看到别人的东西将想要抢过来,如果别人不愿意把东西给孩子,孩子还会出手打人。这时父母要让孩子有“他人”的意识,他才能够去为他人考虑问题。

  相信看完这些,父母一定能够纠正孩子打人、抢他人玩具的错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