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社会提倡无差别教育,希望特殊儿童接受正常教育,但大家必须意识到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不同的心理特点。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
1.不自信,容易自卑
由于身体缺陷,特殊儿童很容易陷入自卑情绪,他们会暗自感叹生命的不公,会羡慕那些生下来就很健康的孩子。他们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会更多,当难以解决和处理时,他们就会更加自卑。
2.强烈的依赖心理
在家里,特殊儿童习惯于依赖父母。在学校,他们依赖老师和好心的同学。此类孩子往往希望得到他人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3.自尊心更为强烈
人们往往是越是缺乏什么就越是在乎什么,孩子也是一样。特殊儿童非常希望大家能尊重自己。若别人有一点不尊重,他们会很受伤。即使他人无意间说了一句话,他们也会容易想太多,认为别人在含沙射影地嘲笑自己。
4.同样憧憬美好的生活
特殊儿童和健全的儿童一样会对未来的生活有所向往。
如何正确引导特殊儿童快乐成长?
1.正视事实
父母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苦难,我们需要做的是面对自己的苦难,并且勇敢地与之抗争。”
2.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
如何接受教育是特殊儿童的一大难题。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高学习的机会,最好给孩子伤残疾儿童的学校。如果条件有限,也要让孩子在正常学校里随班读书。实在上不了学的,也要用其他的方式让孩子接受教育,比方说请家庭教师、网络教学等。
3.认真呵护孩子
很多特殊儿童走向成功的案例和父母的用心呵护不无关系。但注意别过度,建议减少孩子依赖心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自立的能力。特别是当孩子遇到某种困难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分析,耐心指导,让他坚强、勇敢而不是太过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