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真的有科学依据?乱穿衣季的妈妈宝典在这里!

本文Tag标签:伊可新/维生素AD/春捂  

  乍暖还寒的春天是生机盎然的季节,也是令家长们头疼的季节。“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大人们可以短袖和羽绒服交替上阵,但小孩可以这样胡乱穿衣吗?答案当然是不可以。那要如何才能让宝宝安然度过这时而温柔、时而狂野的春天呢?“春捂秋冬”是否真的有道理?家长们往下看!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老话原来有道理

  流传千年的古话,自然有其道理。孩子穿着厚衣服,历经几个月的寒冬,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一进入春天,气温阴晴不定,给孩子穿衣不当便会打破这种平衡,使孩子身体抵抗力下降。此时,细菌和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大举侵袭,引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的婴幼儿,更是主要进攻对象。

  但“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可不是让家长给孩子多穿衣服,是指不要一到春天就急于给孩子脱掉冬天的厚衣服,而是应该根据室外的温度循序渐进地减衣物。到春天依旧给孩子捂得严严实实,对健康也是不利的,过度穿衣会让孩子机体调节能力变差,抗病能力变弱,捂出汗时反而更容易受凉感冒。捂得过紧过严,孩子还可能脱水、缺氧,引发捂热综合征。

  正确“捂”法早知道,避免宝宝乱穿衣

  “春捂”要求家长一定要捂对方法,捂对部位。

  捂肚子

  腹部是孩子上衣与下衣的衔接处,孩子玩耍时动作过大,又不会自己整理衣服,很容易进风着凉。而腹部又是脾胃之所,小孩子脾胃不足,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他的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家长们最好给孩子穿上连体的背带裤或者棉肚兜,温暖宝宝肠胃,防止肠胃受凉。

  捂头

  小孩子的头部血管丰富,给头部保暖很重要,家长们需要给孩子准备一顶小帽子,但切忌太厚,导致宝宝出汗,反而因此感冒。

  捂脚

  “寒从脚起”,脚部远离心脏,血液循环差,保温性差,往往容易受凉。一旦受凉,血液循环量会更少,而且还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及微血管收缩,抵抗力低的孩子因此还会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准备透气性好的纯棉袜子,适度地给孩子脚部保暖。

  宝宝穿的够不够,一探便知

  家长们如果想知道孩子穿衣量是否合适,通过探后背便可知晓。手从宝宝的衣领处或下方伸入,如果觉得热乎乎,说明宝宝不冷,暂时不需要添衣,如果宝宝后背已经湿了,那就是穿多了,应及时换下宝宝湿掉的衣服,并慢慢地给宝宝减少衣物。及时调整才能避免宝宝因此感冒。

  “捂”法虽好,但提高抵抗力抓住根源是关键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保持宝宝健康度过春天这件事上,除了家长在“春捂”方面做努力,更关键的是要从内在提升宝宝自身的免疫力,这样才能真正抵御那些外来的病毒、细菌入侵。而提高免疫力是离不开维生素AD的。

  维生素A又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不但能维持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守住城门不被病毒和细菌攻入,还能提高机体内在的战斗力,比如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合成,让宝宝有更强大的能力对抗病毒和细菌。而维生素D在促进钙吸收的同时,也能作用于免疫系统,在维生素A的帮助下发挥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然而,婴幼儿时期维生素A需求高、储备少、饮食来源不足、生病时消耗多,加上膳食结构的因素,我国处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水平,维生素D又是一个全球性的缺乏问题,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宝宝体内维生素AD营养匮乏,自然也就发挥不了最佳状态,免疫力随之下降。所以,儿科专家建议,我国宝宝应从出生起每日补充维生素AD滴剂(如伊可新),一直补到至少3岁才能保证宝宝骨骼、视力、智力、免疫力、造血功能全方面的发育。

  春天虽好,但“倒春寒”让人苦恼,不过清明节之后,气温就逐渐稳定增高,家长们就能更放心地带孩子拥抱春天的盎然生机了哦!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