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百科 > 分娩> 催产方法

当孕妇的妊娠期达到28周以上、且胎儿能在宫外存活时,医生可以通过药物、器械等手段进行催产。通常有自然催产和药物催产之分。那么,什么时候使用催产素?催产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呢?催产时需要注意什么?

  • 什么是催产

    催产指的是当孕妇妊娠期超过28周后,考虑到宝宝在宫外也有存活可能,医生通过使用药物或者器械等来争取阴道分娩,减少进行传统手术助产的几率。

  • 为什么要催产

    · 母体方面

    1.患有内科疾病

    患有内科疾病的孕妇一般而言难以继续妊娠,如慢性肾炎、糖尿病、慢性高血压等疾病。

    2.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患有轻、中度妊娠高血压且胎儿性征已经成熟的孕妇、患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经过经药物保守治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者病情恶化的孕妇及子痫控制之后二十四小时内没有临产预兆的孕妇,都需要进行催产。

    3.预防过期妊娠

    妊娠≥41周,以防过期妊娠。

    · 胎儿方面

    1.胎儿异常

    胎儿畸形或腹死胎中须进行催产。

    2.绒毛膜羊膜炎

    患有此症应该进行催产,如果孕妇执意要继续妊娠的话,很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3.胎盘异常

    当胎盘功能减退或胎盘早剥时,医生应该立刻终止孕妇妊娠。如果胎儿出现前置胎盘反复出血,妊娠期接近足月时、保证胎儿出生后可以存活的情况下,医生要为产妇催产。

    4.子宫环境不良

    如果子宫内发育环境不良的话,对胎宝宝而言有很大危害,甚至可致其死亡。这种情况下,子宫外部更适宜宝宝的生存。对于母亲和胎儿、急性羊水过多、胎儿宫内发展迟缓严重等情况,医生要及时进行催产。

    5.其他

    胎膜早破以后,推测胎宝宝已经成熟,但二十四小时内没有临产也需进行催产。如果产妇所在地距离医院较远、随时有可能急产、由于其他原因预计会难产等,也应及时催产。

  • 催产方法有哪些

    1.自然催产法

    (1)含义

    它指的是采用自然、合理的方法进行催产,对产妇身体没有损害,也不会引起后遗症。比如运动催产法。如果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运动,便不会有后顾之忧,相对而言很安全。

    (2)方法

    · 水蛇敲门催产法

    准妈妈淋浴时,用温水冲刷腹部隆起处,不断反复。边冲洗边用手心轻柔地爱抚肚子,还可以轻声细语和宝宝对话。沐浴时应注意将浴室的温度调整好,不要太冷以免受凉。一天沐浴可两三次,要调整好水温。

    · 行云流水催产法

    这种催产方法需要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时。产妇要在自家花园或者空气较好的户外快走,刚开始时可以上午、下午分别各走一小时,等到身体适应后可以各走三个小时。孕妇要注意休息,在睡觉前缓慢地做几个下蹲运动,最开始做两个深蹲即可,逐渐增加到次慢下蹲为一个单位,每天做两个时间单位就可以,然后逐渐增加到四个。完成度不需要很高,借助床栏达到目的也可以,有些孕妇连续做两三天便有效果。

    2.药物催产法

    (1)使用时间

    当孕妇超过预产期三天及以上依然没有生产,经过B超鉴定,如果胎盘已然完全成熟且有老化情况,此时需考虑打催产针。

    (2)成分

    催产针重要的药物成分叫缩宫素,即催产素。使用时需要遵照医嘱,可使子宫平滑肌变得兴奋,进而促进子宫收缩。医护人员一般利用浓度调节及输液速度操控药量的多寡,从而控制子宫收缩的频率及强度。

    (3)注意事项

    虽然催产针的效用很明显,但医护人员要注意用药量。催产素虽然不会伤害胎儿,但如果输液的速度过快或者药量过多,就会造成强直性或痉挛性子宫收缩。要是孕妇并没有受到一定的分娩阻力,则胎儿会很快分娩出,造成急产。由于其突发性,医生没有过多时间进行器械消毒和会阴保护,很容易致使产妇阴道裂伤和产后感染。如果子宫内收缩剧烈却没有间歇时间,可能造成胎儿缺氧、窒息,严重者会让产妇子宫发生破裂,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3.乳头刺激法

    (1)含义

    它指的是通过对乳头及乳晕的刺激,能够帮助孕妇释放身体内的催产素,达到子宫收缩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够取代使用催产素,需要在妊娠39周进行,以防妊娠期延长。

    (2)方法

    孕妇需要一天三次拿温热的湿毛巾轻轻按摩乳头及乳晕部位,时间以一个小时为宜。按摩时不要太用力,小心将自己的皮肤揉破。两边间隔一刻钟交替进行。当宫缩进行时可暂时停止,等宫缩消失之后继续。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其效果远超散步。

  • 催产术的使用时间

    · 什么情况下打催产素

    1.产前引产

    如果孕妇及胎儿的状况要求医生必须终止妊娠,此时可以使用催产素,如流产、畸形胎、发育迟缓、过期妊娠、胎盘功能不良等。在孕妇临产时,医生会通过对胎动、胎心、羊水量等数据的检测得出引产的最佳时机。羊水深度<于三厘米、胎动<每小时三次时,孕妇需要住院准备引产。

    2.产中催产

    如果孕妇出现宫缩后,羊水已经排完,胎儿却久未娩出,这时便可以注射催产素。如遇子宫收缩无力、收缩不协调的孕妇,应用催产素。给药量需严格依照药物说明。

    3.产后催乳

    女性在哺乳期时,催产素能够促进乳腺分泌乳汁,并将其储存在腺泡里。催产素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促进腺泡肌上皮样细胞不断收缩,达到让乳腺分泌乳汁的目的。

    4.止血

    催产素与绑带类似,具有止血的效用,原理也大致相同。绑带对破损血管施加压力,达到止血目的。子宫肌层在催产素的作用下逐渐收缩,使破裂的血管愈合。

    · 什么情况不能打催产素

    1.胎盘前置

    孕妇在妊娠二十八周后,胎盘已处于子宫的下部,有时甚至可以覆盖住宫颈口。若胎盘的位置比胎儿先露出的部位要低,即为胎盘前置。这会引发严重出血的并发症,增加产中、产后大出血的危险性。故而医生需要等胎盘回到正常位置再考虑是否使用催产素。

    2.胎位不正

    胎位就是胎儿在子宫中的位置。如果胎宝宝的纵轴和孕妇的纵轴呈平行状态、头部位于骨盆入口、身体呈俯屈姿态、颏部贴着胸壁、脊柱稍微向前弯曲、四肢交叉在胸腹之前、整体是椭圆形,这就可以看做是正常胎位。与它不同的所有胎位都属于异常胎位,会造成难产,通常都需要手术助产。

    3.骨盆异常

    导致盆骨异常的原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骨盆异常会阻碍胎头入盆、衔接、下降及内旋转,造成难产。如果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经过正确处理,可以帮助孕妇自然生产、减轻剖宫机率。

    4.其他

    患子宫疤痕、宫颈癌、生殖道炎等病的孕妇不能使用催产素。

    成急产。由于其突发性,医生没有过多时间进行器械消毒和会阴保护,很容易致使产妇阴道裂伤和产后感染。如果子宫内收缩剧烈却没有间歇时间,可能造成胎儿缺氧、窒息,严重者会让产妇子宫发生破裂,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 催产对胎儿的影响

    1.胎儿缺氧

    · 原因

    要是静脉滴注速度过快,药量过多,孕妇会产生强直性、痉挛性子宫收缩。

    · 后果

    如果孕妇的产道很狭窄或者胎儿过大、胎位不正,就会影响胎儿的正常下降,容易造成子宫下段变薄、孕妇大出血和胎儿缺氧的严重后果。

    2.孕妇感染、胎儿坠伤

    · 原因

    要是孕妇并没有受到过大分娩阻力、子宫收缩强度过大,分娩过程则会很快。如果在三小时之内娩出,就是急产。由于其突发性,医生没有过多时间进行器械消毒和会阴保护,很容易造成产妇阴道裂伤和产后感染。

    · 后果

    产妇会由于没有及时消毒、保护会阴,而产生产后感染、阴道裂开等后遗症,宝宝也有坠伤的可能。

    3.胎儿窒息

    · 原因

    子宫持续收缩的时间太长,有时收缩没有间隔时间。

    · 后果

    这样会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胎儿在宫内缺氧,容易造成死胎或窒息的后果。

  • 催产使用注意事项

    1.监测胎动

    产妇要有自己监控胎动情况的意识,在妊娠期40周以后,每隔三到七天复查一次胎心监测,甚至B超来了解羊水量,医生将结合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判断是否用取药催产。而当妊娠期达到41周时一般需要住院催产。如果羊水偏少(羊水深度<3cm、羊水指数少于8cm)、胎动不佳(每小时少于3次、一天内少于20次)时医生将安排孕妇住院催产。

    2.不随意使用催产针

    催产针不能随意使用。虽然催产针的效用很明显,但医护人员要注意使用得当,否则会给孕妇及胎儿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它可能会造成子宫收缩强度过大、收缩不协调,难以加快分娩,胎宝宝容易缺氧、窒息而死。

    3.时刻观察

    医护人员要采取较少剂量的催产剂,混合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通常2.5单位的催产素要加入五百毫升的葡萄糖,滴注速度要尽量缓慢。滴注时,医务人员需要对孕妇进行严密的保护和周密的观察,注意了解孕妇的子宫收缩、胎心及用药后分娩的情况。

    4.检查骨盆及胎位

    在医生使用催产素之前,必须检查好盆骨大小和胎位情况。先通过B超测定胎盘成熟度、胎儿大小、羊水状况、产妇的宫颈条件及胎儿入盆情况。如果这些体征都正常,但却由于子宫收缩无力,那么就可以使用催产素了。

    5.剖宫产

    催产素不会立竿见影地见效,宫缩和分娩不会马上开始,一般在用药几小时之后开始。有时催产素不会产生显著的作用,孕妇仍然难以分娩,这时只能进行剖宫产。

    6.正规医院

    孕妇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催产,其他非正规的小医院没有规范的监护手段和制度,很容易产生危险。如果遇到危险,抢救不及时或不恰当的话,极易给胎儿和产妇带来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热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