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一口猕猴桃,搅黄了小阿的“识字课”。
下午5时40分,我到亲子园接小阿。坐在二楼的沙发上,我掏出小灵通让小阿认背面的字。小阿轻声缓缓地说:“小灵通。”我对丹丹老师说:“你看,小阿识字了。”丹丹说:“再给老师念一遍。”小阿又说:“小灵通。”丹丹听了说:“就是,他认了。这个办法不错,坚持下去我看行。”
到家后,我找到剪刀和透明胶,把今天打印的“饮水机”、“鞋柜”和“镜子”等几个字词,贴在相关部位上,然后准备教小阿继续识字。谁知,小阿娘让他在餐桌旁吃猕猴桃。吃过后,小阿大叫:“嘴里痒。”姥姥让他喝了一口麻油,他仍说“痒”。又让他吃糖,还说“嘴里痒”并哭了起来。我说:“行不行?是不是过敏啊?不行就去医院!”小阿姥姥问小阿娘:“他今天午休了没有?”小阿娘说:“没有,还‘带坏’了杜伊。杜伊今天和小阿一起疯,也不睡。”他姥姥说:“他是想睡了吧?”抱到北卧室后,小阿吃了他姥姥两口“咪咪”,自己很快睡着了。
小阿睡了后,小阿娘上网去找查相关信息。发现有孩子吃猕猴桃后发生过敏的,有的后果还很严重。但是,小阿以前吃过猕猴桃,这次还是他在商场要时小阿娘才买的。况且今天只吃了一个。小阿姥姥尝了一个说,好像不太熟,有麻的感觉。可能是小阿表述不清,便说“嘴里痒”。再说,他今天没有午休,是不是想睡觉“借机闹事”?
好了,“识字课”今天没戏。我到了北卧室,见小阿睡得呼呼地。便收起教他的心,明天再说吧。
我也上网查了查,发现猕猴桃对于有些人包括儿童,一是食后确有过敏症状,二是空腹不宜食用。明天向小阿爹娘建议:以后,宁可不吃“高营养水果”,也不要再让孩子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