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气温骤降,最低温度为零下4摄氏度。傍晚近6时,我和姥姥一同去亲子园接小阿,接到后立即回家。走到小区门口时,我让小阿看天上,问他天上有什么,他说:“天上有月亮和金星。”啊——不仅知道月亮,知道星星,还知道那颗星星是金星,不简单。
回到家里,玩了没多大会儿,小阿就要脱袜子挠痒痒。我帮他脱了袜子一看,右脚脖儿处外侧,肉上起了个一元钱硬币大小的包。再看左脚,脚脖儿内侧,也起了一个包。姥姥拿来万用膏,抹了以后孩子又说腿上痒。我们把小阿抱到北卧室的床上拉开被子,脱了他的裤子一看:孩子两腿之间,起了成人巴掌大的一片,红红的。
打小阿娘电话,没人接。(后来知道是小阿调到了静音状态,他娘没有调回来)打小阿爹的电话,说是有饭局。姥姥下命令:“马上回来!”不一会儿,小阿爹打的到家。看了后他说:“往医院吧。”
姥姥说:“不急。等他妈回来一块儿去。”
我对小阿爹说:“可能是过敏,中医叫身上有毒。以后应该多让孩子吃粗茶淡饭,少吃机制食品,减少过敏源。”小阿爹说对。小阿姥姥说:“你是医生?出去说。等他娘来了去医院,医生说了算。”
于是,再打电话找小阿娘的表姐,她住的地方离小阿娘上班地方近,让她通知小阿娘。她表姐打通了小阿娘当班同事的电话,不一会儿,小阿娘就开车回到了家。这时,小阿身上痒,挠不过来就哭。哭了几声,吃着姥姥的“咪咪”又要睡。
有病不看,睡觉不太合适。我们准备下楼时,惊了小阿的觉,他大哭起来。哭也不行,看病要紧。裤子也来不及给他穿,用睡袋一包,姥姥穿着棉拖鞋就出了门。去哪个医院?多数意见是去妇幼保健院,即小阿出生的地方。好,意见统一就好办,一家五口开车往外走。
在路上,小阿娘打亲子园老师的电话,问今天园里吃什么了,回答说今天吃了火龙果,让孩子败火的。火龙果,小阿以前也吃过,没有事儿。这时小阿醒了,坚持让姥姥抱。同时他自己还说:“让医生看看吧。”
到了医院,挂急诊。接诊的是一位30多岁的男医生,他让我们解开睡袋。一看就笑了,说:“不要紧,是过敏。”
“是什么引起的过敏啊?”姥姥急着问。
医生说:“这个不好说,过敏源有1000多种。冷空气也会引起过敏。我给他开点儿童用的脱敏药吧。这一段,来看这个的小孩儿可多,有的孩子出得满头满脸。”
警报解除。医生开药时,小阿不忘识字,他指着墙上的提示语说:“一!”我一看,那句话里就是有个“一”字。旁边有一对母女,抱着刚满月的娃娃等待就诊。年龄大些的说:“咦?这个小孩儿,这么大就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