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时许,小阿结束了在家的5天“休养”,重回小托班上课。郝园长说:“今天我亲自看他。”
5天来,小阿在家里的第一“才艺展示”,是逃避吃药。鉴于他感冒虽轻,咳嗽未停,小阿娘就遵医嘱,按时让他服药。这个自称自己“长大了”的小家伙,一看到妈妈在分药,就大声质问他:“你又在弄药哩?!”随后就表演性的哭诉:“我不吃药。”说完就从餐厅往客厅的地垫上跑。跑到沙发前,一低头把脸埋在沙发里不起来。这时,姥姥一步上前,坐在沙发上抱住他。小阿娘拿着药,实施‘强制性服药”。我在一旁“观战”,随时准备“增援”。几乎每一次,姥姥一抱住小阿,他就张大嘴巴,一口就把药吃了。确认药已下肚,小阿娘另外一只手中的草莓或糖水,就塞到了他嘴里。至此,服药结束。
几天来,每有清水鼻涕,小阿就大叫“姥爷擦鼻涕。”,结果,经我手用了多多纸巾。擦了第一天后,虽然用力很轻,但小阿的鼻孔下,仍起了红红的一片。用医生教的方法,他有鼻涕后,把纸巾一团,放在他的鼻子下慢慢地转。这样“转’了一天,小阿的鼻子下面不红了。但每次“转”鼻涕时,小阿都需要“翘首以待”。后来,他仍然要求高效率地“擦”。又“擦”一天,再三小心,鼻子下面不再发红。
“休假”在家,识字未停,如今,除了“一、人、门、口、小、文’六字外,小阿昨晚又能独立念出”红、黄、绿、大”和沙发的“沙”字。这个孩子,学习有个特点。你教他时,他眨眨眼睛不出声。其实,有些东东,他已经掌握了。时机合适,就“出语惊人”。另外,这个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你给他念东东,他能集中注意力,很少“王顾左右”或者明显拒绝。当然,教两岁多的孩子学习,一是时间不能长,二是孩子正在投入地玩其他时,家长不能硬性转移他的兴趣。只能在他有兴趣时,适时地教。这样,学习效果好。能极大地调动家长的“教学积极性”,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小阿“休假’期间,亲子园双管齐下:一是预防教师和幼儿感冒的互相传染,二是对于时常伤害其他孩子的一两个幼儿,实施专人看护。昨晚,小阿娘回家“传达”园里的‘整改情况”后,小阿叫道:“有3个人打人:奔儿奔儿、开心,还有齐齐!”
哎哟——小样儿!有数的概念了,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