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蛋鬼”张小阿 ,室内有气暖,还要戴“耳暖 ” 姥爷 摄
昨天下午5时许,我和小阿姥姥去亲子园接小阿。
老师说:“小阿几天没来,今天表现很好。中午按时午休,还说‘丹丹老师我很想你啊’。”
见到我以后,小阿想去游戏区玩。事先通过电话我得知,他上午已经在游戏区玩过,就想带他回家。于是和他商量:“咱今天不去游戏区玩,去小区门口那个店里买QQ糖好不好?”
小阿说好,我就抱他下楼。出了亲子园的门,小阿高叫一声:“那上边有个‘红’字!”我顺着他的手所指,往对面墙上一看,广告下方的批准文号中,真的有一个“红”字。(其实在离其不远处,还有一个)
这时我表扬他说:“对,很对!就是一个‘红’字。我家宝宝识字喽!又认识一个‘红’字!”
由于小阿姥姥和亲子园的老师多说了两句话落在后面,我和小阿买了糖后又去找她,找到后才3个人一块回家。
到家后,我最大的不该,是不该让他玩米。原来在我家,曾有斤把陈年大米,被小阿当沙子玩。他玩得很高兴,但大人收拾起来,极为费时费工。昨天,他在他家北卧室,又找到一点儿陈米,并且说想玩。我一时胡涂,把米拿到客厅里,想在他玩时,把米拣干净。谁想他双手各抓一把,“哗”地一下全撒在地垫上不算,又两只手各抓一把,特意跑出地垫儿,“哗 ”地一下撒在地板上!顿时,整个客厅成了“粮仓”。这么乱,他还嫌不够,又抓了一把,跑到客厅西南角,“哗 ”地一下向玩具堆积处又撒了一把……我拿来扫把,想收拾“残局”,小阿拉住我说:“姥爷你别扫。”
水、沙子和大米等,是孩子上好的玩具。他们喜欢的,可能就是那种流质,那种手感。所以玩起来,没有不高兴的。
但是,孩子玩大米浪费粮食,对于5岁至8岁时从1959、1960、1961“三年困难”时期渡过的我来说,心里多少有一种痛。爱外孙,情之切;爱粮食,心之痛……
好了,小阿终到玩腻的时候了。在他又去玩其他物件时,我揭去20块拼接地垫,拿起扫把,将地上陈米收拢在一起。这时,小阿突然从卫生间冲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滴水的拖把,举起来就要往我收拢在一起的米上按。这时,我一把拉住他,坚决不让他“捣乱”。小阿姥姥过来,协助我“平息”了这起乱子。
不再玩米后,小阿在我的指认下,一口气念了“一、人、门、口、小、文、红、黄、蓝、绿、大”和沙发的“沙”字。12个,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