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照相机!姥爷 摄
今天上午10时许,我和小阿爹外出办事儿。看见一队婚车后他说:“哈哈,过年还有结婚的。”我说:“对。1979年正月初六,我和你岳母举行了婚礼。”中午吃饭时,小阿爹拿出一瓶法国红酒说:“来,今天咱们庆祝一下。”
32年前的那个清早,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婚期一定不能改期,我妻子由家人陪着,从县里坐汽车到了火车站。这边派人开“东风三轮”去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到,难为了我妻子一行,自己步行4公里来到了我家。当时街上路面还没有硬化,一街筒的稀泥。现在依稀记得,举行仪式时,我一点儿都不激动,只想快些进行完。轮到新郎敬酒时,我到主桌说了几句话,说一句,喝一杯。说了三句,喝了三杯,好心的客人劝我不要再喝。
当年,我家住在农村,经济条件差。连同过节,婚礼一共花了900元。其中,花到我们两个身上的,只有100元。晚上备了30桌的酒菜,但由于雨停了,村里放电影,不少人都去看电影了,来喝酒闹洞房的人不多。
回想当年婚礼,实在有些“简朴”。我妈给我爱人20元,让她买毛衣穿,我妻子没有要。后来,我爸又给我们100元,让我们去买东东。妻子花30多元,买了一件红色的化纤针织上衣。身为裁缝的她,又买了些涤卡布,给我做了一件蓝制服。她和我,又各做了一条淡黄色的裤子,这婚礼就算“搞定”——太便宜了。
转眼间,32年过去。有了这场“经济”的婚礼,当年就有了我女儿。2007年,我女儿结婚时,光一个型号的婚车,就用了19辆,鲜花用了N千元的——有“粉”,谁都会往脸上搽。我们那时太穷了,孩子没有再重复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