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5时许,我去亲子园接小阿。老师对我说:“小阿好像退步了。有时候和他讲道理,他不太愿意听。”
家里的电脑,周五提示“文件丢失”不工作。相机能照,照片却拷不出来。两项相加,影响了双休日写博。但是,小阿的表现一如往常。
周五晚上在他家客厅地板上,小阿拿着双层大巴公交车玩具,从“起点站发车”。车“开”到姥姥手下,算是到了“广场站”。然后再发到我这儿,算是到了“终点站”。对此,小阿极感兴趣,玩了好大一会儿。
周六上午,我去修电脑。小阿和爸爸赶到后,在店里到处走,到处看。系统重装之际,他和爸爸去楼下跆拳道馆玩。看后“观感”一般,没有想学“打拳”的意思。但是,小阿娘拟9月份让他入馆,主要目的是健身。馆长没有问题,小阿娘的“死党”。能否变身小“阿里”,主要看小阿。
周六下午,小阿在我家玩。打开电子琴后,他按下了“示范曲”键。节奏快,他就蹦得快;节奏慢,他就像散步一样。
周日上午11点,去农村老家玩。在公交车上,小阿对“录音报站”产生了兴趣。他对我说:“姥爷?它刚才说:携带随身物品。”一会儿,小阿又说:“姥爷?它刚才说:公交总公司。”
仔细想想,小阿最近的好习惯有三:一是会自己尿尿,裤子基本不湿。二是玩一会儿电脑能自觉关机,每次都按程序关。三是一放视频,他就往后坐。并说:“我坐得远一点儿。”
变化也有三:一是见了外人,家长让喊什么,不喊了。二是别人要玩他的玩具,他会说:“这是我的。”不让玩。三是有时爱坚持自己的意见。比如:去超市“买东西”。
我看这三个小变化,没有大的问题。孩子在长大嘛,没有变化才怪。重要的是:家长一是要尊重孩子,二是要善于引导,三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孩子一天天“变化”,家长的“执政能力”也直面“考验”。能否做一个有爱心、有智慧、合格(优秀)的家长,就看你自己了。在这一方面,重要的是:学习、思考和实践。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案”。因人而宜,才是最好的。
小阿认字的事儿,春节后进度放缓。一是考虑打印机油墨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二是孩子有时感冒,这时就不能再教识字。但是,随时随地教,我们没有变。
昨天下午,小阿从亲子园出来,路过典当公司,看见墙上的大字,开口叫了一声:“当!”在一旁拖地的阿姨立马说:“哎?不简单。他认这个字!”进了小区后,小阿指着墙上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宣传栏》说:“姥爷?你给我讲讲这个。”
早教中的孩子认字,不能与进入应试状态中的小学生比。主要是培养兴趣,养成习惯,让他愿意学。不厌恶识字,爱识字。今、明、后三年,小阿如能具备阅读能力,上小学时就不纠结了。
5月份,是“长个儿”的“黄金时段”。饮食上,不能亏了孩子。营养摄入,要注意全面。量的把握,不能太小,小了不长个儿;也不能太多,太多会食积。多喝水,没有错。发现大便干结,要随时调理。喝点儿蜂蜜水,比较有效果。
周五下午,小阿在亲子园玩。不小心从蹦蹦床入口的台阶处掉下,无大碍。同日,邻家孩子从幼儿园滑梯上摔下,胳膊骨折。昨天早上,已与亲子园老师交流。提醒加强看护,确保孩子安全。
昨天下午,我对亲子园老师说:“小阿不是“退步”,而是‘有小毛病’地成长着。“老师听后笑了。说:“也对。有情况咱们随时交流,这样对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