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化解“小磨擦”
2011-05-19 10:27:31

        昨天下午5时许,我上亲子园二楼后,小阿在游戏玩得正欢。他骑的小摩托后面,先后坐上了两个小女孩儿。

临下车时,“情况”发生了。一个小女孩儿,双手卡住了小阿的脖子。虽然时间很短,但小阿娘马上问小阿:“刚才她卡你的脖子,你应该怎么办?”小阿说:“我叫。”小阿娘说:“这不行。她再卡你的脖子,你要推她,卡她的脖子。”

不一会儿,小女孩儿的妈妈来接孩子。小阿娘想和她搭话,但对方很快离开。我们和小阿又玩了一会儿,最后一个小孩儿被接走了。老师们要开会,我们才离开。

走到小区里的超市门前,小女孩儿和妈妈也在,原来是一个院的。我笑着说:“刚才在园里,你们家的孩子,卡我们家小阿的脖子。”

小阿娘说:“小阿上次推你们家小孩儿,我们家的姥爷,还不让推呢。”

小女孩妈妈说:“小孩子打架都是找园里,还没有找家长的。”

我说:“家长有教育的责任。园里的老师,不可能每分钟看住每一个孩子。”

这时挤过来一个女的。她说:“你们这个小女孩儿,就是爱上手。刚才俺孩子没动,她上来就打我们一下。”

小女孩妈妈说:“为这个事儿,我在家里没少吵她。”

我说:“对孩子要教育,不能过分地吵。如果家长教育不到位,全让园里来管。每个月的1200元,可能会白交。”

小女孩妈妈说:“不让小孩儿打别人,别人就会打俺呀。”

小阿娘说:“孩子主动打别人,将来可能挨打更多。”

这时我有事儿,就先回家了。不一会儿,小阿娘领小阿回来说:“她家那个小孩儿,打遍了全班。家庭教育,多少有问题。有机会,还要和她交流。”

今天早上,小阿娘去送小阿时,小女孩儿的妈妈正在向老师反映:“上一次,小阿挖了我们家孩子的脸。”小阿娘听了后对她说:“我们家教育孩子,一是不准先打别人。二是挨打后警告对方住手。三是对方不听警告可以还手。以后有情况,请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