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小阿娘没班儿。姥姥在家休息,我去亲子园接小阿。接到孩子后去买菜,回到家小阿娘做饭,我领小阿玩。
在北阳台,我对小阿娘说:“美国怀特和国内郑玉巧等人的书,多是讲孩子三岁前。冯德全的书,涉及孩子6岁,以后需要多翻翻。”1979年出生的小阿娘,比我更加理性。她说:“孩子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行早期教育,早期表现就好。以后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路很长,变数儿也较大。这个事儿,不能急,要悠着点儿。”
对。近3年来,特别是近一年来,经过写博反思我认为:育儿的事儿,应该传统育儿与科学早教相结合。传统的优秀东东要继承,早教中的精华要吸纳。养育孩子,第一是安全。安全是一,其他都是零。第二是健康。养个孩子经常生病,不仅孩子痛苦,并且花费钱财。第三,应该优先发展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第四、第五就多了:认字认数,阅读作文,唱歌跳舞、打拳弹琴……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
再一个悠着点儿,就是写博了。在下今年57岁,如果想写到孩子18岁,那就不一定一天一篇。也可能两天一篇,或者一天是文章,一天是图片。搞得不太累,身体很健康,才能写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