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平了浓智高后,赵祯一鸡冻,让他当了大宋公司保安总经理(枢密使)。但是四五年后,狄青还不到50岁,就很郁闷地挂了。
狄青过早离世,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没有文凭,长期遭人小瞧。当年在西北工作时,狄青手下,有个能干的人叫焦用。有一次,小焦出差路过,狄青请他吃了个饭。谁知,有人告小焦虐待弟兄,克扣津贴。这事儿不知咋地,让有文化的领导韩琦知道了。老韩打仗不行,好水川一败涂地。但整人很行。他的意思是:杀。
狄青为了救小焦,多次找老韩,但老韩不见他。最后,狄青在办公室门口台阶下,等老韩回家吃饭。老韩出来后,狄青说:“小焦上阵打仗,可是好样儿的。能不能留他一条命?”
老韩说:“好样儿的?高考状元才是好样儿的!他算什么好样儿的?”后来,竟当着狄青的面,把小焦砍了。狄青非常生气,但又没办法,就呆呆地站在哪儿。直到有人提醒:“狄哥?走吧。你在这儿,站了好大一会儿了。”
为此,狄青曾说过:“我和老韩,级别一样。和人家比,咱就是少个进士及第。”
二是脸上有青,谁都笑他。在定州当二把手时,一把手请他赴饭局。席间,有个名叫白牡丹的女演员敬酒。走到他面前时笑着说:“我劝疤拉脸儿喝一杯。”
狄青主持枢密院工作后,级别至少是正部级。副手王尧臣,是个有文凭的主儿,连他也敢说:“狄哥?你脸上这两行字,可是越来越明显了啊!”
为脸上这青,小狄可没少生闲气。女演员当年笑他,他事后打了她一顿板子。在下边工作时,有时喝酒,他曾让“优人以儒为戏”。以致有个知识分子大骂:“你这脸上有字儿的家伙,也敢这么狂?”第二天,小狄虽然向他致歉,心中却是解气得很。副手小王恶心他后,他也回嘴说:“怎么样?也给你来两行?”
三是大宋搞文人治国,武将难以安身。西北一乱,几个大员拿不下,满朝一片惊慌。狄青上去表现好,赵祯就提拔。不让他再主持延州工作,进开封当枢密副使。
好歹是领导,枢密院总要派人接一下吧?等了几天,没有过来。接他的人可能有文凭,就恨恨地说:“个破当兵的,有啥了不起?几天都接不着!”
赵祯很看重狄青,特批了一套别墅。他儿子的级别职务,该提的也提了。但众多有文凭的同事,对他相当不客气。
这个要说起来,还是宋太祖的事儿。昨天是保安队长,今天成了公司老一。自他以下,历届领导都怕手下也这么干。所以对于武将,是一边要用,一边紧防。狄青去南边解决浓智高时,还有人提议:“派个可靠人当督战队长吧,紧防这货胡来。”有人说:“这样不厚道。一边用人家,一边不放心。算了吧。”这事才作罢。
狄青到枢密院工作后,其他部门有文凭的领导,多次找他的事儿。公元1052年,大宋公司监察室副主任(御史中丞)王举正说:“一个小员工,快干到老总了!公司成立以来,从来没这事儿。外人知道了,也不会把咱公司当个啥。”
正处级干部(右司谏)老贾,给赵祯写材料,列举了不能提拔狄青的四条理由。监察局领导(御史)韩贽等人,居然也同意这个意见,还说写得好。
狄青主持枢密院工作后,一向反对他的王举正说:“他在这儿混,我就准备回家。”
公元1056年农历七月,欧阳修提议免狄青的职。写了几千字,列不出一条过硬的理由。反而称赞:“青之事艺,实过于人”,“其心不恶”,“为军士所喜”。任枢密使以来,“未见过失”……
这么好,为什么不让人家干?欧阳先生说:“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
文彦博让免狄青的职,赵祯明确地说:“狄青是忠臣。”
谁料文彦博说:“难道宋太祖,不是周世宗的忠臣?”
公元1056年农历正月,赵祯病了一次,出院上班后,办公室秘书刘敞说:“你的病总算好了,但公司的隐患还在。”
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长角了。”
有人说:“狄青家半夜有亮光。”
开封下大雨,狄青家进水,去相国寺住了两天。有人说:“他穿着黄衣服,坐在办公室里!”
这下严重了。公元1056年农历八月,领导让狄青去陈州工作。每过半月,派人看望一下。每次使者到来,狄青都要“惊疑终日”……不到半年——玩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