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8年,西北方的党项人李元昊,建立了西夏国。并派出10万人,进攻陕西延安等地——过去认可开封是老大,如今突然另起锅灶。为此,赵祯开会研究,应对市场变化。
谁去接这个破活儿? 赵祯与吕夷简决定,夏竦任陕西前线总司令,韩琦任副总司令。韩琦说:“叫老范也过来,当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老范已经52岁,先被恢复“天章阁待制”一职,又给了个“龙图阁直学士”。到开封和赵祯打个照面,就去陕西去了。到地方一看,他觉得兵员素质、战略战术、后勤保障和防御设施等,各方面都不行。韩琦却轻视对方,准备实行反击。搞了个牛皮哄哄的计划,报到开封,上头也批准了。 这时,范仲淹的老伙计尹洙被调来西线。他说:“老韩动手时,你的人也要上。”范仲淹说:“要论咱三个人的关系,那是相当地好。但这事儿明摆着不行,万事不俱备,不是去送S嘛!我不同意。” 结果不多说了,没打赢,老韩老范都背了处分。 公元1042年农历三月,范仲淹让自己的大儿子范纯佑,喊上地方干部赵明,带人偷袭西夏军,拿下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随后他又带着人往前走。快走到敌人防区了,范仲淹突然下令:就地破土筑城。由于家伙儿都带着,所以只用10天,就完成了任务。西夏派兵来攻,发现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非常坚固,干着急没办法。 范仲淹注重练兵,用了不少法子,来提高保安战斗力。当时文件规定:敌人来了,先派职务低的带人上。范仲淹说:“职务高低,不能作为标准。光讲这,哪能打得赢?”他把队伍过了一遍,无能怕S的,出局。勇敢能打的,上来。 将,除狄青外,还重用了种(chong)世衡和王信。 兵,选了18000名能打的。分成6个步兵师。一个“师长”管3000人,再进行严格训练。 有情况了,根据来人多少,让他们轮流出阵PK。 种世衡公元985年生,河南洛阳人。没参加过高考(科举),因家里有公务员,按政策安排了工作。当过正科级秘书(监主薄,八品)。在陕西泾阳当过领导。在凤州任副市长(通判)时,州里边还有个领导叫王蒙正。老王是皇后的亲戚,想让老种违规给他办事。老种没办,他就找了个理由,让老种去豫南下放改造。经弟弟等多人帮忙,四处奔走,老种才又恢复工作。 公元1040年,西夏与宋朝开打。种世衡建议,在延安东北100公里处,建一座新城。上级同意了。在老种指挥下,清涧城很快建成。老种当了“知城事”。 公元1042年,老种到环州主持工作,对少数民族相当不错。能踏三尺深的雪,到群众家里看望。同时,组织大家抵抗侵略。这年秋天,西夏兵马来犯,羌族出动几千人,配合老种的弟兄上阵S磕。开封方面认为,这与老种筒子的努力是分不开滴!就让他当军区司令员(环庆路兵马钤辖)。 公元1044年,老种接到通知,在甘肃环县西南再建一座城。第二年,城建好了,老种却连病带累去世。为此,范仲淹作《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认为种世衡是“国之劳臣也。” 王信比老种小3岁,山西太原人。家里经济条件较好,从小爱玩刀枪,拥有一帮兄弟。当了保安后,曾和手下一起,抓获不法分子70余人。历任副师长(从五品,武官)等职。 西夏人攻打延安期间,王信带着人上了。砍了对方几十个,自己无一伤亡。历任副师长(从五品,武官)等职。公元1041年,王信刚到陕西榆林上任,当晚就有西夏人来进攻。王信趁天黑,带2000人出南门拼杀。敢死队长阵亡后,他将队伍拉到东山稍事休整。天一亮,居高临下发起冲锋,把敌人打跑了。第二年,王信的上级葛怀敏阵亡。王信接替指挥,表现英勇,升为正师职干部(保州刺史)。 公元1047年农历十月,有个叫王则的,在贝州起事。上头让王信灭他,王信上去拿下了。结果后来,有人据此说,王信镇压农民起义。公元1048年,王信代理副军长(威德军留后)。去世后,开封方面又让他享受正军职待遇(武宁罕节度兼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