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学生不听劝,老师也喜欢
2013-08-09 11:59:57

公元1026年,晏殊让回商丘守孝的范仲淹主管高校(应天府学)。老范也不客气,说我有个小兄弟不错,你给安排下。这个“小兄弟”不是别人,就是富弼。

小富是河南洛阳人,妈妈姓韩。怀他后,梦见仙鹤大雁落在院子里。不久,富宝宝就出生了。

小富从小爱学习,还很有胸怀。有一天他在街上走,一个伙计对他说:“谁谁在背后骂你。”

小富说:“不对吧?可能是骂别人的。”

谁知这货言之凿凿:“他指名道姓地骂你!我听得清清楚楚!”

小富想了想说:“他骂的不会是我吧?是不是与我重名?”

结果,骂他的人“闻之大惭”。赶紧道歉说:“富哥,真的对不起。”

再大些,与范仲淹相遇相知。老范非常看重他。说:“你老弟虽然小我15岁,但将来是给大领导当助手的料儿。”

范仲淹把他推荐给晏殊。老晏出道早,属于学院派,但不太在乎学历。他看富弼是只“潜力股”,就问范仲淹:“这孩子相当不错,他有女朋友木?”

范仲淹说:“他?未婚青年啊!”

晏殊有个姑娘,个人问题还木解决。晏珠就托老朋友陈祥,给姑娘找对象。陈祥是高知(贡举),他见了富弼后,就对晏殊说:“我看他写的东东了。将来,能干到公司老总。你家的女婿——就他了!”范仲淹知道后,也从中说好话。于是,富弼就和晏姑娘领了证。

富弼朋友多,但仕途不太顺。第一次参加公考(科举)发挥失常,只闹了个茂才(秀才)。但他“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和一级作家朋友交往,也不觉得掉什么份儿。几人点下小菜,喝着小酒儿,写了新诗的念下。别人念完了,巴掌拍红了。小富才站起来,清下嗓子,念自己写的东东。往往他在最后,但大家听了很服,就都使劲儿吼:“好!有木有?再来一个!”

公元1030年,富弼已经27岁。第二次参加公考(科举),成绩稍好了点儿,属于“茂才异等科及第”。 这时,正好撞上赵祯下诏求贤。范仲淹得了信儿,立马把富弼叫来,给他弄了间房子,又找了不少书。让认真复习。临到面试,在赵祯面前,小富发挥比较出色。于是人事部门安排:先在河南孟州锻炼,又到山西新绛和山东东平等地挂职。

当时山东一带,有不法分子捣乱。有些州县领导见歹徒来了,不是尽力顶住,居然摆酒送银子。上头知道后,就派工作组下来查。

范仲淹处理这事时,富弼对他说:“这些货们,拿着公司的薪水,不干正经事儿,砍了都不亏!都这样,谁还好好干啊?”

老师说:“歹徒有时人多,藏的地方也不太好找。地方上人手不够,如果硬来,恐怕要吃亏。”

富弼说:“范老师,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两个人吵了起来。这时有人劝富弼:“嘘,让着点儿——没老范帮忙,你能进机关?”

富弼听了说:“我和范老师好,是君子之交。他帮我的忙,是我遇事敢说话。说话办事不违心,就是对他的报答。”

范仲淹也不计较富弼。他说:“小富有主见,我喜欢他这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