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姥爷和朋友,去看传统村落。
这传统村落你不要小看,在城镇化加快的今天,有许多需要保留。困为,它具有6 大功能。民族的根了,历史传承了,振兴旅游了,国土安全了,发展农业了,具体可以百度去。
乘车狂奔一个多小时,先到了大车村。这村够大,现有8400多口人,19个姓氏。单是这村名,就有些来历。相传当年黄河泛滥,一片荒无人烟。明代从山西移民后,大多数人都很穷。唯有该村有一辆大车,别村十分羡慕,故称“大车村”。目前,村内有“天地全神庙”一座,香火比较旺盛。
看了大车村,又去了一个小村。仅有709口人,但有“泰山行宫”,相传最早为明代所建。谁的行宫?据介绍,宋真宗泰山封禅时,由此路过并住了一夜,后来有人建为行宫。真伪暂且不论,该村每年一次的集,能多达30多万人次扎实壮观。
第三个村在县城东北方向,因孔子当年在此讲过七天学,得名“学堂岗”。该村与山东一河之隔,当年黄河在西边时,还没有阻隔。而且学生子路系该县首任县令,老师给弟子一个面子,来讲学也是可能滴!
看完已中午12点,吃了饭到另一个县继续看。这次看的地儿,姥爷在《宋朝的小零碎儿》里说过,就是陈桥兵变的发生地陈桥村。
姓陈的浪子回头改过,修了桥方便他人,村子就叫陈桥,后来设了驿站,就叫陈桥驿。
赵太祖穿上黄衣服,浩浩荡回京
当年的系马槐已经枯S,一旁又生新槐树。
当年“黄袍加身”的东岳庙
附近河里挖出的石狮,相传为元代文物
目前,我国已公布的传统村落有1561个。姥爷所在的省有16个,所在的市仅有1个,就是去年看过的小店河村。根据相关政策,凡评上“国家级”的村,每年将下拨100万元的维护费用,以利文化传承。
一天下来,收获不小。传统村落,虽不是文保单位,但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传统村落,很有韵味儿——全国这么多人,总不能全住在火柴盒般的楼里吧。我们曾经烟村四五家,牧笛横吹,曾经悠然见南山,田园风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