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年8月5日,我家小阿就6周岁了。9月1日,上小学一年级,年龄上,是木有问题滴!
但是,孩纸上了小学,能像幼儿园一样,过得比较快乐、成长比较顺利吗?
为了少些纠结,我网搜了一下“幼小衔接”。结果,看后小为震憾:我天!这问题再不关注,似乎就有些麻烦了。现将相关内容掰开揉碎,试图一字一句理解:
幼小衔接,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体会一:听好喽——各位麻麻。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滴!谁不想让自己宝宝“可持续发展”呢?谁不想提高自己宝宝的“教育质量”啊呵呵……
幼小衔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体会二:瞧瞧,“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不好,嘿嘿……您就等着吧:就会对幼儿日后发展(日后发展啊)带来“不利的影响”……
吓到您了木有?别怕:朱元璋童鞋小时候放牛,长大了要饭,再大些当和尚,但并不影响他“一不小心”踹了元朝的酒摊儿,创办“大明公司”,并亲任首届董事会“一哥”……嗯。这个嘛,有点儿狠。当然,放牛出身、要饭成份的和尚海了去了,并不是随随便便都能成为“小猪”(朱)。
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让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有效地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体会三:这一回,终于看到真面目了吧?孩纸能认俩字儿,会背几句唐诗,可以数到一百,不,一千!但不就是“衔接”了。而是孩纸想问题的方法(动脑能力)、学习的习惯(啊?这个这个嘛!一定要是良好滴)、与童鞋、老师交往、交流以及动手的能力,等等等等,很适合在小学混……孩纸觉得:小学比幼儿园好,每天过得高高兴兴:麻麻,我们班X老师,真是条汉子!XXX同学,够哥儿们!我又有了一个新朋友……老师表扬不表扬,“狂批”不太多。不是动不动“叫家长!”。或者校+迅+通上发来:尊敬的家长:今天,你的孩纸XXX,气得我再一次“吐血而亡……
这,才算是“顺利实现”了那个神马……“衔接”了吧?
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
体会四:看了这段哈哈,偶终于放心了。原来,这档子事儿,不是别人家都解决得很好、而唯独我家木解决好。(最好是别人家都木解决好,唯独我们家解决得很好嘻嘻)
长期关注、一直木得到很好解决……这个嘛,不要紧。现在解决了,不耽误我家宝宝发展,太好了啊哈哈!
孩子入学后,产生厌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和粗心大意等问题,多是由于幼小衔接不当所致。
体会五: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叽、粗心大意……“四大恨”哪!多是由于“幼小衔接不当”所致。“衔接不当”,我恨S你了!
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家庭)是4个老人,加上父母两人带一个孩子,这就导致了一代“小皇帝”的诞生。
体会六:嗯,这个嘛,基本属实。当时,有的也想多要。但多要违规,说不定要罚银子滴!遥想43年前,姥爷上班的厂子里,锅炉房m班长,先后生养八九个。下班回到家,加上老婆,他仍然是“班长”。哪有“小皇帝”?大“皇帝”就一个——他自格呗!
大家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却不知道孩子最应该拥有的,不是溺爱,迁就;而是正确的引导。
体会七:看这段,我内牛满面:“正确的引导”,您是我今生的最爱。我终于找到您了!让溺爱下岗,让迁就歇菜。走,就现在!你哥儿俩卷铺盖儿,爱哪儿哪儿去!
好,今天就发到这儿,长了怕木人看。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