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二节,我应邀去奥林班上讲课。
专事文字工作31年来,外出讲课多次。但是这一次,破了听众年龄最低的纪录——人均六岁多。
六岁不好讲:不能让孩子听“天书”,又不能课堂秩序太活跃。掌控的关键:可以提问,双向交流,但少让孩子上讲台。
结果,准备2630字,16张图片(包括4张卡通图)和两分多钟的视频。以《报纸是怎样做成的》为题,一讲记者采访写稿,二讲编辑认真编稿,三讲开会选稿定稿,四讲晚上组版校对,五讲开机印报和发行投递。计划讲40分钟,实际讲36分钟。留下4分钟,供班主任小结。
至于效果,一是老师认可,二是孩子鼓掌。印报的视频,孩子们一遍没看够,又放第二遍。丁XX的妈妈,专程来听课。到底好不好,我自己知道。俺的追求是:尽心尽力,不忽悠孩子。
走,听姥爷讲课去!
姥爷在开会?哪个是姥爷嘻嘻!
印报纸喽!印报纸喽!
嘿,我送报,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