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转,续上篇)1.性格与习惯
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我的体会是孩子的性格是爸爸培养的,习惯的培养让妈妈负责最合适。
我培养张恩熙性格的诀窍是跟孩子深度玩。什么是深度玩?就是很平等、很自由地跟孩子玩耍。在玩的过程中,始终以孩子的主观兴趣为引导,也就是跟着孩子的思路玩。
爸爸可以设立玩的主题,比如,现在我们玩踢足球,玩拼小汽车,玩小汽车过桥,这些主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设计,一玩起来,让孩子引导玩的方向和玩的进程。爸爸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好配合和适应,在适度的时候提出些玩的新思路。
因为我的很多习惯就不好,培养张恩熙好习惯的工作自然不能交给我,全权由妈妈负责。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顺便让妈妈给我培养了下习惯。穿衣吃饭、睡觉撒尿、刷牙洗脸,这些基本日常习惯是在妈妈反复的强调和唠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妈妈很能利用张恩熙注意力分散的特点,及时引开旧话题,引出新话题。我总结出一个哲学命题,女人对男人的拿捏是天生的。
2.集中与分散
小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又极其专心。我们利用这个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张恩熙。
培养注意力。张恩熙很喜欢小汽车,他梦想长大后开宾利,目标又远大又具体。我们利用这个喜好,把它放大,给他购买从简单到复杂的汽车图书,各种样式和性能的汽车玩具。
从一岁会说话的时候,他就认识很多汽车品牌的名称。当他注意力分散时候,我们利用这些玩具和图片让他改变一下关注对象。
他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会给我们背诵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我们也很惊讶恩熙的记忆力。我觉得这跟他能集中注意力是分不开的。
巧妙利用分散力。注意分散是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个特点。比如张恩熙吃饭,刚吃几口就跑了,妈妈就把他拽回来,坐到小板凳上,给他一件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张恩熙非要玩玩具不可。
妈妈说:“恩熙给小鱼喂食了吗?”张恩熙一听,兴趣就关注到小鱼身上,这样把孩子的兴趣点转移开来。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有了一定的培养,至少不任性、不固执,能听话。巧妙利用孩子的分散力,关键点是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兴趣点,并能随时做引导。这点孩子他妈就比我做的很好。
还有,语言在教育孩子教育方面的作用也很重要,大人说话的方式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会不一样。陈安仪有篇文章叫《我们会同孩子聊天吗?》我觉得写得就很好,大家可以搜一下,找来读一读。
3.视野与体验
张恩熙十个月大时旅游三亚,一岁出头旅游香港,一岁半旅游杭州,两岁出头再次旅游香港。我们每次出游都在十天左右。在此期间多次出行至北戴河、官厅及北京各大公园。我们这样做就是培养恩熙的见识,所谓见多识广。
当时,张恩熙十个月我们带他坐飞机去三亚,遭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一致反对,怕不能做飞机、不能适应三亚的气候和环境,但去了回来发现,孩子的适应能力巨大,甚至比大人适应能力还强。现在看当时的照片,张恩熙还能记起来。
另外,在小区里,在公园里,都可以成为一种旅行和体验,之前我们在望京住,我经常带他们在小区里探险..........
这种视野与体验的培养,让张恩熙善于跟人交流,从小就不认生,而且也锻炼孩子的语言天赋。上幼儿园第一天不睡觉,跟老师足足说了三小时。老师也连声感慨“张恩熙哪都好,就是话太多”。另外,旅游也培养了张恩熙交往和适应的能力。恩熙两岁胜顺断母乳,两岁半顺利入住幼儿园,并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4.健康与饮食
孩子不管能学到多少知识,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健康。这也让我们开始关注健康和饮食的话题,也开始阅读健康和饮食方面的书籍。要成为合格的父母,首先要成为半个健康专家和饮食专家。这个妈妈很权威性和代表性。我就不多说了,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儿童经络的书和合理膳食的书。张恩熙这么大,只打过一次点滴。不过这次证明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又是选择的胜利】还有一次张恩熙高烧,观察一天后,我们还是看了西医。医生二话不说,打点滴注射抗生素。我们斟酌了下,看中医。两幅中药下肚,恩熙已经是大有好转。一早上网一查,这种病若打抗生素,不但治不好还会加重。这又是一次选择的胜利。建议有孩子的粉们,用西医确诊,用中医治病。
恩熙长到七岁了,我的父龄也七岁了。他在成长,我也在成长。
我的为父收获
1.作为父母,教育孩子也是教育自己;孩子成长也是自我成长。
2.养孩子的附加价值是锻炼父母的内心。
3.孩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父母的问题。
4.孩子是婚姻的一部分,而不是婚姻的全部。
所以,父母们不要把孩子当成你生活的全部,爸爸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也要多陪伴一下老婆。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也要多关心一下自己的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