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话题+【我的腊八节】
2016-01-16 20:00:26

     今天上网,看到育网搞腊八节征文活动。既然是我提议,那就先写一篇呵呵!

    几十年来,记忆中的腊八,多是天较冷。最早的腊八粥,是我奶奶熬的:早上,天还没大亮,昏黄的油灯下,低矮的茅屋,室内飘浮着粥的香气。其实,粥里没更多东东。玉米面、小米、红枣、绿豆、黄豆或黑豆,另有一种在我们当地被叫做“蔓菁”的块根性植物果实。

    熬粥是砂锅,有人家用来熬中药。因小时候我和奶奶在一起,这个小砂锅做饭,已够我们两个吃了。

    熬粥的火,是煤火。有时煤质差,还有淡淡的硫磺味儿。为了省煤,火口小,火力也小,也只好慢慢地熬了。

    奶奶把粥熬好了,小小的我,多是还在被窝里。奶奶就用碗盛了,端来让我在被窝里吃。稍大些,才自己起了床吃。

    小小的碗,热热的粥。蔓菁类似红薯,但比红薯个儿小,味道没红薯甜。但是放在当时,腊八粥可是我的最爱。不仅粥里比平时多几样食材,更重要的是:吃过腊八粥,就要过年了!

    腊八节的来历,原来我也不知道。去年和今年,为奥林借有关腊八节的绘本。得知这节相传与明朝的朱元璋筒子有些关系。

    朱小朋友家里较穷,爸妈早已过世,就去为别人家放牛度日。有年腊月初八,朱同学下班回家。因为找不到吃,饿得眼冒绿光。突然,有一只“米老鼠”,从他面前“嗖”一下地窜了过去。朱同学无师自通,抄家伙沿老鼠洞挖下去!挖到最深处,发现里面居然有玉米粒、有黑豆、有黄豆,还有其他能吃的东东。这下朱同学“喜大普奔”了!也许他还把这些食材洗了下,然后下锅,放水,点火……熬熟了便吃——多半是饿,他觉得这粥太好吃了!

    多少年后,朱同学走上了皇帝的领导岗位。有年腊月初八,他痛忆早年家史,就叫食堂的大师傅,给他熬一碗尝下。大师傅比较敬业,又往里加了几样食材。朱同学一品,味道比当年还好!就十分高兴,命名为“腊——八——粥”!再后来,这粥从大机关食堂,传到普通百姓家,你我他都能吃到了。

    也有人说,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出家,正式开创他的事业。这个,和朱同学的事儿一样——多属传说吧。

    有关腊八节和腊八粥的话题,我就扯到这儿。过了腊八,年就近了。过下腊八节,熬下腊八粥,和孩子扯下有关腊八的事儿,让下一代感受一下传统文化和民俗,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各位亲们,扒一扒你家过腊八节的事儿吧!写得好我就奖励分,然后还推荐——加油!(笑)

    奥林打开机械闹钟,观察机构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