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出生记
2023-11-28 17:01:07

奥林班上周表演的那个“大江东去,可说是苏轼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词。他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的“神曲”,除了有才外,与当年GGYY捅娄子,有较大的关系。

1079年,苏轼才42岁,可谓年富力强。这时,上头让他去浙江湖州当一把手到地儿接了公章按当时的规矩,需要上岗不久的神宗,《湖州谢表》。说谢谢领导对我的提拔,我一定好好工作。

但是,苏轼不知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竟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下坏了!“变法派”在京城看到这话,立即有人报告最高领导:苏轼——“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

看看,“文章满纸书生累”不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是?随后,眼睛雪亮的“XX群众”,从他的大量诗作中,找出了讽刺变法的句子。于是,当年农历七月二十八,苏轼在湖州工作才3个月,就被办案人员带走,在开封蹲了103天的“小黑屋”。办案的机关,叫御史台。因办公地种植柏树较多,上面时常落满乌鸦,所以人称“乌台”。于是这“诗案”,也就成了“乌台诗案”。

如何处理苏童鞋?这一回,可不是你丫当面给老师改诗的时候了!当时,凡能搭话儿的主儿,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变法,领导多么重视!老苏他不仅当面反对,还到处写诗讽刺!简直是……留这狗命何用?

但是,不仅是反对变法的人,就是曾经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等,也不同意对苏轼处以极刑。王安石辛辛苦苦干了几年,国比过去富了,兵比以前强了。但是由于用人不当等原因,不仅富豪大腕儿骂他,被基层坏官加重了负担的群众,也对他有意见。老王一看这,回家不干了。但听说有人想除掉苏轼,王老表态说:“当前,形势一派大好。怎么能为这点儿事儿,就画一个著名高知句号呢?”(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多年后,苏轼跑到南京,去见王安石。怯怯地说:“王老师,我想跟着你干,但已经晚了啊……(从公已觉十年迟)

话说远了。如何处理苏轼?领导思来想去。考虑到太祖留有话儿:不准杀士大夫。更重要的是,神宗还是欣赏苏轼的才华。所以,从轻发落:知州不能再当,去湖北黄冈吧,任“团练副使”。

这是神马官职神马级别呢?大概相当于民团副团长,而且没指挥权。要论级别,放现在最多正科。更要命的是有人说,每月连工资也不发。所以,苏轼到任后,只好去城东种10多亩“坡地”养家活口。并由此自号:“东坡居士”。

在黄冈期间,还要被监视居住。你说这,还能干啥?于是,他时常去长江边的赤壁山转转。先写了《赤壁赋》,又写了《后赤壁赋》。1082年,45岁的苏童鞋,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综观全篇,虽然结尾略显消沉,但通篇大气磅礴。古今中外,万人称道。所以,磨难有时是好事。假如苏轼一考中,领导就让他去文联,弄个驻会作家,或者副主席神马地。只怕他再有才华,不要说一辈子,就是N辈子,也写不出“大江东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