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可过于宽大,也不可过于严厉。父母之间,两代之间,最好理念大体一致。
孩子3岁以后或者更大些,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是教育孩子的较好办法。每个人特别是孩子,人人都有权发表意见,共同找出并让孩子接受的、改正不足的办法。制定规则,并切实遵守。
拥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许多人的重要生活目标,孩子也是如此。不适当的惩罚,无助于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有些家长坚持用惩罚手段“教育”孩子,主要是认为惩罚有效。惩罚,确实在短期内有效。但从长远看,几乎没有孩子认为:“谢谢你惩罚我,这对我太有帮助了!是惩罚帮助我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孩子受到惩罚,最直接的后果多是逆反,或者是放弃自我,屈从家长。
家长惩罚孩子,不少人是害怕失去对孩子的控制。同时,除了惩罚孩子,他们也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家长和老师,应该通过“管(理)”与“教(育)”,让孩子逐步掌握这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