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来,我每周都要回城中村两天至三天。因为老妈虽然耳不聋,眼不花,但毕竟将近87岁。今天看望老妈,随便拍下故乡。
这河,名字很诗意。相传孟姜女当年寻夫,从我们这疙瘩路过。想起老公就哭,哭出这么一条河,就叫孟姜女河。上世纪60年代,我们这些不孝子孙。经常在孟奶奶的“泪”里洗澡。现在不敢了,不是懂礼貌——河水有时发黑,洗了怕中毒。
土地越来越少。过去,人均一亩多。现在,我老妈、我小弟弟,我弟媳和两个侄女,总共一亩多。
当年的生产队办公室,房子已经塌掉。记得当年,一晚开会时,我在院里睡着。等到睡醒人已走完,好在门灯还亮着。我端掉木门,仗着人瘦小,硬是挤了出去,又把门端上。
老街道,有新房。原来是土路,上世纪90年代硬化的。
老水塔。上世纪80年代落成,还在发挥作用。
河东是新村。远处那辆车,是我大弟弟的,停在他家门口。
自建社区,和市区有一比了。
幼儿园
小学,上世纪90年代落成。当年募捐,我捐了200元。
广场。可以打乒乓球、蓝球,还有健身器材,可以跳健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