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和姥姥把奥林接到家。孩子开始做作业,我出门下楼去溜狗儿。
出小区走到超市门口,见围了一堆人在议论神马。仔细一听,原来是初一女生骑电车,撞了老太的电三轮儿。
六旬老人,情绪激动,猛烈地发泄着不满:“你骑了一圈儿又骑了一圈儿,骑了一圈儿又一圈儿……骑到我这儿‘忽通’一下,怼在我的车上!把车给我怼坏了怎么办?把我吓病了怎么办?吓到俺小孩儿怎么办?今儿个你不能走……
小女生发育欠佳个头瘦小,像是小学高年级的。她穿着校服,态度也不急,一直在道歉。但是,“老奶奶”仍然不依不饶。
我听了下观众议论,知道小姑娘刹车不良。但大家见孩子可怜,还要上晚自习,几乎舆论一边倒,都在劝老人放过孩子。
但是,孩子和同学,付了身上所有的60多元钱后,老人仍不放行,让孩子陪她修车。这时大家急了,你一句我一句,批评起了老太。老太着急地叫道:“你们就这样评理啊?有这样评理的没有?”
观众劝孩子叫警察,纷纷表示要作证:撞得不厉害。没有撞到人,车也没事儿。在大家的压力下,老人又把钱还了小姑娘。
老人的女儿,抱着几个月的孩子,站在妈妈身边,说话并不多。这时她说:“我们不要她的钱,到修车哪儿看下没有事儿,我们就放她走。”
这时,交警来了。问清事由,劝起了老人。最终,小姑娘向老人鞠躬道歉。然后,老太和女儿上车走人。
交警感慨说:“现在,还是好人多啊!”大家说:“我们也没有别的意思,主要是看孩子可怜。人家是个学生,晚上还要上自习,老太太一直叫孩子家人来!这孩子家是县里的,就这么一点儿小事儿,犯得着叫家长来吗?”
我也帮助劝双方。请老人冷静:人没伤车没坏,就放孩子走;又让孩子喊老人“奶奶”,不要喊“阿姨”。老人走后,我对孩子和她的同学说:“你们的电车有问题,回去抓紧修好,不要再碰到别人。”小姑娘和同学连声道谢,说:“记住了,一定办。”
今天这件事儿,不知道会否进入孩子的作文。但是,如此好风气,很像又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前天的航拍一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