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2017-09-05 23:03:59

   今天,奥林放学后在校做作业,吃过晚饭后,由爸爸开车去接。所以,我罕见地去看了一次电影。

    我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步行去市区看包场电影,好像三年级以上才可以。因为离市区最近的电影院,距学校有5公里还要多,太小了跑不动呵呵。看一场,5分钱。第一部电影,是国产片《碧海丹心》。

    上世纪60年代,我从报纸的影讯中,知道我国有了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名字叫《魔术师的奇遇》,但始终未能看过。在农村麦场上或是城市电影院里,无论国产片,还是外国片,无论战争片,还是生活片、戏剧片,无论真人片,还是木偶片,无论喜剧,还是悲剧、正剧……不是彩色,就是黑白,声音都是单声道。当然,一般都看得很起劲。因为当时,除了看电影或戏,别的娱乐方式几乎没有。

    1970年参加工作后,我有了经济收入。每月大头儿交家里后,看场电影的钱还是有的。除了厂里购票外,有时自己也买票去看。每场单人的票价,一般是两毛钱。我看的第一场彩色宽银幕电影,是朝鲜片《卖花姑娘》。

    1978年考上大学后,晚自习老师不在,我们就偷跑出去看电影。印度片《流浪者》,曾让我和另一个文友加同学,哭得稀里哗啦。

    我女儿三岁以后,街头有了球幕电影,一般在可移动的板房里放映。时间仅有几分钟,音效是多声道。在本市、北京和武汉等地,我们俩都看过。看一场,好像是三块钱。

    再往后,国外大片进来了。我看过《真实的谎言》和《泰坦尼克号》。前者里面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出场等电脑制作的震撼场面,后者演绎得凄婉动人,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再往后,基本没进电影院。《阿凡达》、《唐山大地震》和《集结号》等,都是在网上看的。

    今天我看的电影,不说名字大家也能猜出,就是眼下最火爆的那个。这部片子,奥林爸早就看过了,说拍得不错,建议我有时间看下。于是我上网搜,得知离我家最近的影城,下午有好几场。午休后起床,先到单位找在职的兄弟,质询了一个项目的最新进展,随后步行前往影城。

    影城在大超市4楼。乘坐电梯上去,前台工作人员说,傍晚7时有一场。好,买票,30元一张。购票后放映时间不到,我就下楼到河边,在奥林家卖过的老房子附近转了下。

    按照要求,提前10分钟上楼。进去时工作人员提示:在6影厅。

    找到了6影厅,是袖珍型的。里边很整洁,空气也清新。整个影厅里,坐着一个小伙子。和他隔一个座位,我坐下问他:“今天,能有几个人来看?”他笑笑说:“放的时间不短了。今天,也许就咱们两个。”

    话刚落音,一下进来4个90后姑娘,进来就坐在我们后排。这……女孩儿也追动作片啊!世道真是变了呵呵。

    时间到,准时放映。几分钟广告后,正片终于登场。嗯,不错,3D。放航拍等镜头时,整个影厅好像动了起来。主题很爱国,情节很紧凑,干净利落。视觉,音效,确实不错。但是有些打斗场面,不适合奥林的年纪看。

    两小时零3分钟放完,我出门下楼,发现外边下着雨——不要紧,咱带伞了呵呵。小雨中,一面慢慢往家走,我一面想:近期内,怕难有比这更好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