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修路
2020-12-13 09:41:09

今天下午,本姥爷做了一次公益。

下午两点多,我本想去眯一会儿。谁知姥姥拿着我手机,让我看信息。原来从昨天下午开始,我老家的城中村,因为要修路,号召大家捐款。

说起家乡的路,真是一言难尽。自从我记事儿,出家门就是土路。晴天刮风起灰,雨天满街泥泞。我小时候,进市区多靠步行。通往外市的公路,也仅是砂石路面。记得有一次去市区,回来时我用架子车,拉了百十公斤煤。一不小心,一个车轮掉进了树坑,左拉右拉,拉不出来。还是村西头的一位大爷路过,帮我拉了出来。

后来,干线公路变成了柏油路面。再后来,老村的主要道路,变成了水泥路面。次要道路,也变成了柏油路面。平时走路行车,比过去方便多了。遇到刮风下雨下雪,也不再担心行路难。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路面年长日久,也是会变差的。今年夏天,干部投入资金,将村南边的东西路,重新铺了柏油路面。最近,村民又要求整修其他街道。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两委会倡导各方献爱心。

已经破土动工

姥姥主张捐款。她说:“好歹是你的出生地。重建小学时你捐过款,再捐一次吧。”我说:“好。”就出门下楼,到车棚推上自行车就往老家赶。骑了几步又停下,和奥林妈妈打了招呼。对此,她也非常支持。

骑了50分钟,进了村委会院子。第一村民组的组长,论辈分我应该叫哥。我停好车走到他面前。一名女干部指着我问他:“他不摘口罩,你认他不认?”老兄说:“我太认他呢,听声音我就能听出是他。”

我问:“捐款在一楼?”他说:“是”,然后领我进了办公室。看到我进来,村委会的女主任站起来说:“哥,你来捐款了?”

在农村,要说起来,不少人都是亲戚。我管她老爸,应该喊舅舅。于是我说:“不错,来捐个款。”

身穿防寒衣的女干部站起来,举着手机说:“来,让我照个相。”我说:“照什么?不照了。我还在岗,整天宣传别人,不宣传自己了。”

我掏出钱后,女主任数了数说:“一千!”于是有人说:“啊呀,你看人家,从市里专程过来,给咱庄捐款。”我把钱投入捐款箱,然后说:“我每周都回老村,隔一个月要住上一个月。自己走的路如今要修,表个心意是应该的。”

菊花不冷,凌寒怒放。

从村委会出来,我回老村上了二楼。东南角卧室不开电暖器,只有8摄氏度。老妈在新村我大弟弟家,我拿上7本期刊,下楼和小弟弟打了招呼,就骑车回市区了。

捐款活动,情况还可以。有捐款10元的,有捐10000元的,捐二百三百五百的也有。捐款行善,不能单纯从钱数多少看。重在参与,量力而行。奉献爱心,造福社会。村上的路,一定会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