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网后发现:我去年写的征文,被评为全省一等奖。本市所获奖项中,在下的“小作”被排在第一名。
去年七八月份,省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让写“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征文。单位领导让我执笔,并要争取能评上奖。于是,我先写了一篇,表现驻村第一书记的。随后又写了一篇,是反映本单位同志投身脱贫攻坚的。第一篇写好让领导审了下,通过后上传指定邮箱。第二篇,不太好写了。反映本单位的,从立意到细节,要求都更加严格。为写好这篇稿件,我前后往单位扶贫村去了5次。边写边改,询问情况,征求意见。从8月中旬到10月下旬,坐单位的车往村里去,到村里又骑车到处转。直到10月30日,征文截稿前一日,才通过邮箱将稿件上传。
能不能评上奖呢?这个评选揭晓才知道。我觉得:真正下了工夫,应该有所收获。但是,迟迟没有消息,也不宜过多关注。今年4月12日,全省举行离退休干部答题竞赛。5月17日,单位动员我参加,但是相关细节,我不是不太清楚。收到10多份学习材料后,为做到心中有数,昨天我登录某网。查询中发现:有通知公告在滚动。看到我参加的那个征文活动,便点了进去。结果发现:该次活动,全省共计收到征文1263篇。经过评选,有360篇获奖。也就是说,获奖面为28.5%。获奖的全部征文中,60篇获得一等奖,获奖面为4.75%。另有120篇获二等奖,180篇获三等奖。同时,还评出69个组织奖。
全省共有19个省辖市。其中的14个省辖市和27个省直各单位,分享了60个一等奖。也就是说,以上获奖单位,平均拿到一等奖1.5个。120篇二等奖,由18个省辖市和32个省直单位分享。平均每个单位拿到二等奖2.4个。所以说,我市能拿到三个一等奖,另外还拿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和一个组织奖,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与市直机关朋友联系后,他们让我今天去拿获奖证书。今天上午赶到时,机关正在搞活动。下午一上班,朋友便联系我。我赶到以后,当即拿到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