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厂脱贫攻坚录
2020年10月,河南省延津县马庄乡野厂村。天空湛蓝,阳光明丽。扶贫车间里,工人在忙碌。农家瓦舍,掩映在绿荫之间。朗朗书声,从村东南角的小学内传出。前两年刚落成的抗战纪念碑附近,玉米收获完毕。有的农田里,已冒出麦苗的新绿。远处,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鳞次栉比,星罗棋布……
1940年5月,艰苦卓绝的抗日阻击战在这里打响。第一场战斗,打死打伤日伪军50多人,砸毁汽车两辆。缴获轻机木仓一挺,步木仓、手木仓30多枝,子+弹6000余发。第二场战斗,打死打伤日伪军300多人。战斗中,171名同胞的热血,染红了脚下的黄土地……
2014年,一场脱贫攻坚战又在这里打响。经过多方面5年多的努力,全村原有的98家贫困户中,目前已脱贫的有84户。贫困发生率2016年尚为8.88%。2019年,降到了0.72%。
2020年国庆前夕,中共新乡市委书记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延津县马庄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在该乡野厂村贫困户陈全涛、李继武家中,他详细了解住房安全、年收入、政策落实等情况,强调要关注关爱特殊贫困户,采取爱心帮扶、消费扶贫、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着力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帮助贫困户稳定增加收入。调研中,他还与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了解基层对扶贫政策的学习、掌握、落实情况,认真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盛会精神指方向
野厂村南距延津县城25公里,西距新乡42公里。2018年5月,退休3年多又返岗的我,前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受到乡、村干部和全体党员的欢迎。
26日上午10时,我走进村委会议室时,只见全场座无虚席。主持人简要介绍后,我就开始宣讲。我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共分十三个部分。第八部分第四条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他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一个小时的宣讲,由于紧密联系了实际。大家听了觉得接地气,很给力。
几年来,新乡日报社和市农发行,帮野厂办了许多实事。一是领导率先垂范,时常前往看望贫困户,送大米、面粉、食用油、种子等。二是驻村工作队倾心扶贫,报社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市农发行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98户。入户调查,宣讲政策。多方协调,让贫困户有工可打。并联系医疗专家,进村实施健康扶贫。三是爱心单位常来“走亲戚”,市体彩中心等单位,响应党的号召,捐物资、送爱心,助力脱贫攻坚。至此,村里新修了道路,新建了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
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阶段,野厂面临不少“硬骨头”。“五保户”有国家兜底,“老人户”怎么办?“老人户”,是指上了岁数的村民,自身无劳动能力,产业扶贫政策帮不上。有的有子女,但子女要么无力赡养,要么不尽责,不赡养,有的长期联系不上。这类群体,不是“五保户”,无法享受兜底政策。有的享受了低保,但靠此又难以脱贫。“这种情况,与懒汉思想还不尽相同,在其他村也普遍存在。约占贫困人口的三成,我们有些头疼。”村干部说出了这样的疑虑。
在和大家交流时我说:“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是重点,能覆盖大多数贫困户,效果也不错。对于‘老人户’等特殊群体,应分类施策、多管齐下。新政策出台前,基层可尝试阶段性救助、多形式帮扶。”
讨论中大家认为,在脱贫攻坚中,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子女,有能力却不养老人。可采用“评比好婆婆、好媳妇”、晒被子、孝道大餐等方式,让孝顺的受表扬,不孝顺的受到谴责。还可以通过创办环保银行、文化游园等,改善人居环境,凝聚群众力量。大家说:“只要我们野厂村,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拿出当年打老日的劲头,投身脱贫攻坚,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