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到底该不该打孩子

  回忆童年或许我们都曾年少无知而被责备,甚至挨打过。每个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间都充满好奇,在成人眼里我们曾经可爱过;渐渐的我们3 岁了,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又因“自我中心”的心理发展阶段,一切在成人眼中,我们成了 皮的、不听话的、不听管的孩子,我们的叛逆期是否到了呢?我们也很疑惑,也很茫然,为什么成人不懂我们的内心所想。其实一切的变化都证明了我们的成长,当我们的行为很难理解时,大人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儿童与成人的隔阂是否就消失了呢?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抱有期望,期望的过程中听听孩子的想法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什么时候会忍不住打孩子

  “打”一派: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

  A:怎么说都不听,不打还管不了了

  苗苗总爱摆弄家里的各式电器,要被他瞄上了,只要一有机会被他搞到手了就一个劲地玩个不停,妈妈批评了他好几次,他仍然屡教不改,妈妈情急之下打了苗苗……

  B:实在太生气了,忍无可忍

  “我儿子2岁2个月大,看到我们开水龙头,他必须自己去开关,让他玩一会儿,再想把他抱走都不行,否则,就大声哭闹。有时他看见了一样喜欢的东西,你不给他就生气,摔东西。你说欠不欠揍?”嘟嘟的爸爸说。

  C:当众无理取闹,不打一下无法收场

  牛牛妈妈说:“不肯排队上车,还将已上车的小朋友硬从车上拽下来,人家爸爸还站在那看着呢。当我把他硬抱下来,希望他排队,话还没说出口,他气急败坏的对我又打又踢,把我气的,哪还顾得上和他讲道 ,只有用打了……”

  D:太缠人了,折腾的都没有力气了

  欣欣妈妈讲:“我一个人带宝宝,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饭喂完了,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喂饭途中,宝宝又尿湿了裤子,我抱了他一会儿,拍了拍,他打了嗝,这才抱着他去卧室换裤子,刚把宝宝放在膝盖上,他就开始又踢又打。

  不打派:父母打孩子是无能的表现

  徐艳老师 (32岁,女儿4岁)

  有些父母因为孩子老是哭,或是在公众场所耍脾气,父母感到心烦,很没面子,就打孩子,我觉得这样都是不对的。孩子哭是在发泄他的情绪,或者他的某些要求没得到满足,我们可以问他哭的原因,给他讲道 ;或者不去管他让他自由发泄,过了以后再沟通。而且我觉得,打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孩子要从小教育好,从小事就要抓好,也就不会出现长大了管不了只有打的情况。

  中立派:多沟通,必要时还是要出手

  王学芝女士(34岁 儿子7岁)

  教育孩子,我不赞成“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法,但也不赞同完全放弃责打。我曾打过几次儿子的屁股,不过我打有打的原则:责打要用理智的巴掌,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扬起巴掌之前,我一定理智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在拿孩子出气?打过孩子之后,也要反省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什么偏差?孩子的屁股不能随便打,更不能伴以辱骂。那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对孩子的教育是宽严相济。像儿子小时候很顽皮,把死老鼠放到邻居家的水壶里,人家找上门来告状,这样的错误不打他就不行;但如果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和儿子 沟通比严惩有效。

  打骂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

  孩子遭打的时候,没有心里是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 。打的结果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个别孩子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

  Ⅰ会造成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伤,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经常遭父母的打骂,孩子会感到人世间没有温暖,活着没有意思,于是悲观厌世。一旦有机会,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事情来。

  Ⅱ导致孩子说谎

  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违心地说谎,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说的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父母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Ⅲ促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

  Ⅳ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对孩子造成一种个性压抑,尤其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往往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这样孩子长大后,他很可能会以武力解决人际冲突,结果是破坏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Ⅴ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善良、上进,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然而,经常打骂孩子,肯定会使孩子走向这种希望的反面。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性格怯懦的孩子,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 ,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等等,这样的后果,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取代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

  其实,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家教高手。父母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绝不会获得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所以,恳切希望天下的为人父母者,不要再打自己的孩子了,不妨试试以下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育方式。

  从多方面了解孩子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父母一定要抽时间常与孩子、与孩子的保姆以及孩子的老师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当行为的时候,父母心里也能明白应 如何去管教孩子。

  冷静,冷静,再冷静

  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如果是脾气暴躁的父母,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打骂。其实,此时父母应 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尝试着走入孩子的内心,耐心地询问孩子如此行为的真正原因。当父母把心思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上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同时也会释放掉自身的很多负面的情绪,因而也会避免打骂孩子了。

  调整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所以当孩子由于种种因素,某些方面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许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打骂仅是一种感情发泄,对改变孩子的现状无济于事。与其如此徒劳无效,不如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选择前进的道路。如果父母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放下父母的架子,尊重孩子

  有些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教育专家建议,父母对孩子要真正地放下父母的架子,从内心里尊重孩子,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父母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父母无法平静下来的时候,要暂时离开孩子所处的环境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来管教孩子。

  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但无数事例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的。而且,打骂孩子是对孩子正当权利的侵犯。其实,不打骂孩子一样可以教出优秀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应该牢记这个教育理念,把孩子当朋友,这是家庭教育中重要原则。所以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地成 ,现代父母必须拒绝打骂孩子,改变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一片快乐的天空。

育儿网广播

《时尚宝贝》杂志介绍

《时尚宝贝》杂志以孕及0—6岁婴幼儿的年轻父母为阅读对象,向目标读者全方位提供与孕及婴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孕产健康、宝宝养育、早期教育、时尚消费等内容和资讯,帮助即将为人父母和初为人父母的人群解决最实际的生活困惑,顺利度过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