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感觉被阻断让她无法感受自我

  儿童在一开始对“性”的探索,只是在探索“性别”之差,而没有其他含义,父母应该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行为。

  丽珠是个很“完美”的人,无论做什么她都力求符合“完美”的标准。比如,她的衣服会分门别类的按照颜色,季节等等分好,从来不会乱,办公桌上的东西也整整齐齐。要是这样要求自己也就罢了,她认为别人也应该如此,别人若达不到的标准,她就会觉得“很不应该”。当她看到别人身上有一些她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特质时,心里会想:“如果换成是我,我肯定不会这样。”有时还会指责讽刺别人。所以大家都觉得她“怪怪的”,对她敬而远之。谈了几次恋爱,但是男孩都会因为和她在一起很压抑而提出分手。她很苦恼,敲开了心理诊室的门。

  临床诊断:无法感受到内在的自我,让她习惯于遵循“标准”而获得安全感

  在交流中,丽珠提到这样一件事情。在她3岁多的时候,因为看到隔壁的小哥哥站着撒尿,而自己却是坐着小便,觉得非常奇怪,所以小手抚摸自己小便的地方。妈妈看到了这个行为,非常紧张而愤怒。妈妈用尺子打她的小手,之后也会经常提起,让她知道“羞”,记得不可以再那样做,这种行为是“脏”的。她为此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己做了很“不对”的事情,而这样会失去妈妈的爱,所以一定要做“对”的事情。

  在“性器期”的感受被阻断让她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孩子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极不相同,他们除了用成人最习惯的耳听、眼观之外,也用手摸、嘴尝、鼻闻。3-6岁孩子正处于“性器期”,到了开始察觉“我坐着小便,但隔壁的哥哥站着小便”的时候,于是小手很自然地伸向自己的生殖器。但许多家长由于不了解这是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极为正常的行为,因此对孩子抚摸的行为感到紧张和愤怒。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当孩子因探索感受自己的身体而被父母羞辱指责的那一刹那,他开始不去感受,也开始学习控制自己内在的感受。甚至即使内心有了感受,也尽量不让感受表现出来。久而久之,他将成为一个有自制力、但无感觉能力的人。

  名词解释 

  性器期:“性器期”的概念以弗洛伊德为代表提出。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3-6岁是宝宝性器成熟的时期,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这也是孩子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

  失去内在感觉的孩子要符合某种标准才能获得安全感

  对于“性器期”的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惊奇、欢乐,孩子有许多冲动,要去做、去创造,摸生殖器的冲动只是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充满幻想的原因,妈妈可以从孩子的幻想游戏中看到,今天宝宝要当奥特曼,明天要扮小护士等等,这些都是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表现。当孩子表现其生命力和创造力,心情都是非常喜悦、欢乐的。

  而当妈妈呵斥甚至羞辱他的行为,孩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被剥夺了,他一无所有,既不知内在有个真正的自我,也不能感受生命的的快乐。失去内在感觉的孩子,只好向外寻找指标。让自己符合某种“标准”,从而获得安全感。像丽珠就会觉得:“如果不符合标准,会被拒绝和羞辱。”所以她就放弃自己身上别人不接受的部分,力求让自己符合“完美的标准”。最后,再以孩子的眼光去评判,这些不被人接受的部分(比如,不合“标准”的事情),是多么讨厌,多么不值得人爱,所以她也会常常挑剔别人。

  育儿建议: 用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对待孩子对性别的探索

  孩子进入性器期,开始对“性别”发生兴趣,也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做出让成年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难为情的举动。事实上,儿童在一开始对“性”的探索,更多牵扯到“性别”之差,而不带有男女性关系的意味。父母应该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行为,而不要用所谓的“道德”去指责孩子。

  用接纳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性器期”

  像丽珠这样正处“性器期”的孩子是没有 “性”是肮脏的概念。对他们而言,性和爱是同一个来源。“性是肮脏”的观念,只存在于妈妈的想法中,是妈妈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孩子的行为。社会的礼教、道德规范、宗教约束,都强调性是不好的、脏的,而且是不能公开讨论的。但是在孩子心里,没有性是肮脏的概念,抚摸自己或别人的身体,都会让他们觉得舒服,感觉被爱,爱与性两者合而为一,都是纯洁且愉悦的。当小孩因为抚摸身体被责备而感觉丢脸时,他们的心理和情绪也同时受到伤害,无法感受到内在的自我。为了不再经历被拒绝或背叛的感受,孩子开始拒绝感受。于是这受伤的孩子就开始不去感受也不能感受,既然不能感觉自然也不能爱,更不会爱,因为爱必须靠感觉。

  这样说,并不是叫大家当看到孩子抚摸性器时要拍手叫好。但是,如果做父母的在这时大声地呵斥孩子“不许这样,快停下来”,甚至一巴掌打过去,孩子会受到惊吓停下来,他们的感受会突然被打断,他们的内心同时也受到伤害。像铮铮妈妈就做的很好,铮铮最近会抚弄自己的生殖器,她平和地告诉铮铮:“这是你的小便处,是撒尿用的,但它不是玩具,而且比较娇嫩,所以不要玩弄它,以免弄坏了或者弄脏了。”因为铮铮妈妈采取接纳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行为,铮铮渐渐把它当作眼睛鼻子这样的器官一样,不再特别感兴趣了。

  不用过多的规矩限制孩子探索,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

  很多妈妈会给孩子立下这样那样的规矩,每一条规矩都有个“应该”或“不应该”、“可以”或“不可以”。许多事都依照按照妈妈规定的模式进行,做孩子的不只要抑制自己身体的感受,还要克制情绪,不许哭,不可以生气,每天早上应该刷牙,刷了牙应该吃早餐,到了学校应该听老师的话,老师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问为什么。孩子像个机器人,依命令行事,命令则来自父母、社会。 

  这样会压抑和剥夺孩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孩子得到的信息是:我有自己的想法是不好的,父母不喜欢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和感受是错误的,必须压抑下去。孩子为了讨好父母,就会抑制自己的感受,从而抑制自己的成长。表面上看,这种办法似乎培养了一个“乖孩子”,却为将来埋下隐患,会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像朱珠妈妈就做的很好,她不会用过多的规矩束缚孩子,相反她认为朱珠应该承担的责任与她的“破坏力”成正比:朱珠很小的时候,朱珠妈妈在她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她自由探索。朱珠大一些,“破坏力”提高了,朱珠妈妈就与朱珠沟通好相应的规则,让她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本文案例系真人真事,其身份已隐去。)

育儿网广播

《心理育儿》杂志介绍

针对0-6岁儿童成长中的各类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给出专业见解与指导;从中医学的角度关注宝宝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医理论对孩子进行日常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