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添盛:解开孩子的身心症秘密

  宝宝的异位性皮炎总好不了,其实是渴望妈妈关注的表现?宝宝不停地打喷嚏,是他体质太弱,还是情绪在作怪?为什么宝宝只要去幼儿园,就会发烧?宝宝的身体和他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身体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想法,而父母对宝宝的态度,也同样会让宝宝引发一系列身心不安……《母子健康》独家专访被张德芬称为“最伟大的灵魂”的许医师许添盛!

  名词解释:身心症

  身心症在医学上叫Psychosomaticdisease,医学上发现,很多的疾病和人的心理状态、情绪有一个紧密的关联,在这一类心理和生理之间有紧密的关联就定义为身心症。而在身心灵里,所有宝宝的疾病都可以作为身心症。0~3岁的宝宝最典型的3大身心症症状:异位性皮炎、气喘疾病、过敏性鼻炎。另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妈妈忽视的便秘、一到幼儿园就发烧等症状,都属于身心症范围。

   宝宝的身心症揭秘

   肚子痛:宝宝为什么一上幼儿园就肚子痛?

   来自诊所的案例:

  4岁的豆豆,周一到周五都会肚子痛。每次到幼儿园后,在上课前,孩子都会肚子痛,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接他回家,带他去小儿科拿了很多药吃,还是不见效。可奇怪的是,孩子到了周末,肚子就完全不会痛。

   许添盛:孩子用疾病来诉求表达

  任何一个孩子都想留在父母身边,尤其是有的孩子不是父母亲自带,送到幼儿园较早,容易因为分离焦虑,而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反应,有的孩子会表现为肚子痛,有的则会发烧,更有的孩子在转移、变动中,出现语言障碍。而当孩子出现这些系列病症时,父母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照顾、不送幼儿园,孩子因此而达到了留在父母身边的目的,因而会不断地重复肚子痛、发烧等疾病。

   治疗:耐心沟通,他在逃避什么?

  身为父母,要用大量的同理心了解孩子为什么生病。对孩子的症状表现要马上有迅速反应,尤其要明白,孩子在逃避什么?是因为在幼儿园里被别的小朋友欺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是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他们想得到陪伴、关心、关注。

  如果孩子为了逃避去幼儿园,乃至引发肚子痛、发烧,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讨论,比如,可以和孩子商量,暂时先采取上半天课、在家呆半天的方法,如果不行就用其他方式来取代。要让孩子学会将自己的困扰与父母沟通,而不是用别的方式压迫孩子服从。

  异位性皮炎:宝宝的异位性皮炎总好不了?

  来自诊所的案例:

  女孩小菲在两岁时,就开始患上异位性皮炎,几乎从小吃药吃到大,只要不吃药,全身(包括脸上)就有角质化增生、发炎、脱屑、奇痒无比、色素沉淀等现象,成了她最大的困扰。妈妈希望能够听听医生的意见,用身心灵的角度来帮助女儿。

  许添盛:要关注所有孩子的情绪问题

  我对女孩的成长历程做了简单详尽的探讨。原来女孩在两岁时,弟弟出生之后,家中成员大部分的宠爱都转移到了刚出生的弟弟身上,女孩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不再是唯一。在与弟弟数度争宠过程中败下阵来之后,她认为这世界已经变得不接纳、排斥自己。这样的信念发动了女孩体内的过敏基因,心理上“讨厌她所处的世界”及自觉“不被环境接纳”的心情感受,终于转成了生理上“不断地对环境中各式各样的因子过敏的体质”。异位性皮炎就是这整组信念及感受的具体显现,若这整组信念及感受不改变,那么吃再多的药、做再多的治疗也没用。

  治疗:换一种心态去感受爱

  和孩子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她的感受,异位性皮炎是孩子回应父母、表达自己不满及防卫她脆弱的内在情绪。站在她的立场去分析,会让她产生,终于被真正地了解,而更愿意卸下心防。

  引导孩子换一种心态。孩子所感受到的“父母不喜欢我”只是先入为主的主观想法。如果能换个方式,即使真的父母及这个世界不接纳、排斥自己,但试着给它们一个笑脸,就会开始感觉和周遭环境的关系其实还算融洽,那么整个体质会因为心态的转变而完全改变,甚至可以永远不再过敏了,不必再吃药打针了。

  过敏性气喘:孩子逃避父母责骂的法宝?

  来自诊所的案例:

  6岁的东东气喘发病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打破了爸爸最喜欢的花瓶。我问他,打破花瓶的下场是什么呢?他说,下场就是被骂,会被骂得很惨,所以哮喘就犯了。而此时,父母对孩子的病痛满眼都是痛楚、关心,早舍不得骂了。

  许添盛:容易犯气喘病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个严厉的爸爸或妈妈

  在研究中发现,气喘病孩子几乎都有个严厉的爸爸或妈妈,孩子不知道父母为什么骂他,他认为骂就代表着不喜欢,于是用疾病来逃避责怪和责罚。容易犯气喘病的孩子和人际关系有关,孩子的人际关系方式和父母的关系有关,到了幼儿园不知道如何与老师、小朋友相处,会产生挫折。潜意识就是你们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们。孩子开始排斥世界,觉得世界不友好。这是一种能量的冲突,甚至会把自己锁起来。

  治疗:放软你的话语,给宝宝更多空间

  我对父母郑重提出要求:你不可以说“不能说”、“不许哭”、“再做就打你”这样的话,孩子会发作得更严厉来逃避,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你要学会和孩子说“你不需要生病来让妈妈陪你”、“下次你想陪,要和妈妈说。生病了,你又不能玩又不能吃好吃的”,这样孩子会把生病与获取关心、逃避责罚渐渐分开。

  过动症:他为什么停不下来?

  来自诊所的案例:

  城城的妈妈经营小型家庭美发院,老师发现城城上课不专心,总是自顾自地四处游走,找同学说话,一再提醒也没多大效果。学习状况不佳,一回家就粘妈妈,不喜欢做功课,一坐上椅子就像只小虫子似的动来动去,非常容易分心

  许添盛: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得父母关注孩子在跟妈妈的相处过程中,如果捣蛋就能得到大人的注意,那么,就可以用这个方法让他们看到我。如果用疾病引起关注,又得付出吃药打针的疼痛代价,那么让行为出问题,用不断捣蛋作怪引起妈妈的关注,真是太有效了。父母要明白孩子不是故意捣蛋,他所有一切过动问题都是在讨爱,以免自己成为“闲置家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0~3岁的时候,父母没有在生病-逃避、生病-获取关心上为孩子做好良好的疏导,等他们稍大的时候,他们会用生病来逃避上课,会用负面情绪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抵抗,甚至会用其他极端的方式继续逃避。

  治疗:赏识是给孩子的一颗定心丹父母虽然知道自己爱孩子,但由于忙碌及忽略,孩子一点也感受不到。所以你要说:孩子,你不必用惹麻烦及捣蛋来吸引我们注意,我们本来就是爱你的,放心吧。发自内心地赏识你的孩子,在心态、言语、行为上给予孩子正面的回馈,令孩子重拾自信。当孩子的自信心逐渐产生,整个人格朝向正面发展,你会发现,孩子学习必然会进步,人际关系也会变好,而且,根本不需要用药。

  关于孩子的身心症,爸爸妈妈要注意的事

  1.孩子的身心症,与爸爸妈妈的行为有很大关系

  多动症、亚斯伯格人际关系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这类问题其实都与过于急躁的父母情绪有关。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成长过于着急,给孩子带来错误的信号:学习等于焦虑。

  孩子做错事时,父母不应该直接指责,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这时最需要你说的是“妈妈建议你用另外的方法”、“你要不要试试看”,多用商量和建议的语气,少用甚至不用批评指责仇恨辱骂的语气,因为如果用纠错的语气,就会禁不住使用批评,而指责会让孩子过度紧张。过度纠正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长大后渐渐成为强迫症,当他长大后永远想自己是不是在犯错,随时会纠正自己,永远觉得自己有问题。

  2.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父母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父母。对待罹患

  身心症的孩子,我们作为辅导者、治疗者,往往不仅单纯关注孩子和他自己的情绪关联,比如他们想得到什么、想逃避什么,也会格外关注他身边家长的问题。比如家长是否有情绪病,是否过分自卑。而在治疗过程中,我要求家长也必须对自己的童年负责。在治疗中我会引导父母去回想自己的童年,因为有时候他们的小孩会重演家长小时候童年的经历,家长常常惯性地将自己的童年复制到孩子身上。

  3.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在帮父母进行成长

  如果所有父母和老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发现问题,那么孩子长大的时候会比较健康。我幼儿园的时候,小时候半夜会哭醒,父母就塞个糖果就好了。我就回想,从一个幼儿园转到另外一个幼儿园会不适应,通过做梦来宣泄。如果小事件在小时候不能及时解决,长大会成为阴影,转学、工作换工作、恋爱失恋,会越来越成为累积起来的情绪问题。

  在孩子遇到难题时,很多父母说别怕,但正确的是:“害怕是正常的,有我和你一起面对”,父母和孩子一起面对后再说:“其实也没什么可怕”,这种建设性的沟通方式,有助于了解孩子的问题,而不是敷衍地给予一个表面的答案。

  0~3岁是人格形成很关键的阶段,是父母给孩子建立安全感与自信心最关键的时刻,也是形成人格健全的基础。当孩子在这个阶段生任何疾病的时候,都不能当做身体的疾病,要关切孩子的情绪问题,你会发现孩子的恢复力会很强。

  许添盛身心教育语录

  聪明的父母们,你们应该明白了——“应该”写功课,“应该”念书,是大人的立场及感受,并非儿童的感受。还有,请不要让孩子再感受到:是不是我不乖,不写功课,你们就不爱我?

  在许多家庭教育当中,常常不是那个最调皮、最不听话、被打得最凶的小孩内心受伤最重,而往往是那个最乖、最听话、在旁边可能心里“皮皮挫”的小孩,心灵受伤程度反而是最严重的。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

  当孩子内心这些对爱匮乏的感觉被看见、被呵护、被在乎、被照顾到了,整个人生因为具有踏实的内在感受,而必将可以重新灿烂地扬帆出航。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是非同小可——我说的不是父母对孩子说了什么话,或做了什么事,而是父母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许添盛

  

  台湾省著名心理医生、身心灵导师,现任赛斯身心灵诊所院长,喜爱写作及禅修,是台湾《联合报》、《大成报》、《自由时报》等媒体的专栏作者,著有《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孩子都是老灵魂》、《我心医我病》等畅销书。

育儿网广播

《母子健康》杂志介绍

《母子健康》杂志创刊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主办。透过严谨而感性的编辑团队,专业并权威的专家顾问,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准备怀孕的时尚女性,准妈妈和新手父母,提供全方位的育儿健康新知,关注身心协调发展,将医学常识融入实际生活,与父母一起共创和谐成长空间。《母子健康》拥有严谨,专业,温情的制作原则和编辑态度;提倡“爱孩子,爱生活,爱自己”的人文育儿生活理念。杂志全国发行37万册,每个月1日出版,发行渠道包括书报亭、超市及便利店零售;计生中心、母婴店、医院直投;订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