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庸书毁了孩子

  优劣儿童读物的区别在哪里?

  一本薄薄的、没多少字的绘本,动辄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而在超市、书店、报刊亭里常见的儿童读物,百十来页只要十几元,又认字、又省钱、书又厚,让孩子读这些书不好吗?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给孩子读绘本呢?这普通的儿童读物和绘本的区别在哪里呢?                                                                                                        

  流水线化的生产VS精工细作的创作

  这幅图来自流水线化方式生产的童书,按照文字的意思是说,这是冬天,天很冷,玻璃上的哈气结成了冰凌。大家请看窗玻璃,电脑上色的人应该把窗框上代表冰凌边缘的黑色线条去掉,或者把它涂成蓝色,体现冰凌的感觉。但是上色的人什么都没有做。家长给孩子读文字时,会讲解说,天很冷,窗户上结了冰凌。但是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孩子们看到的是玻璃被一块块地敲碎了。这样的图画会给儿童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儿童是很聪明的,你想骗他是骗不了的,他的感觉非常敏锐,他第一感觉是玻璃被砸碎了。如果我们告诉他这是结成的冰凌,他就乱了。 

  那么,真正的绘画艺术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以这幅风景插画为例。从这幅风景插画的绘画步骤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与常见儿童读物的绘画步骤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从第一步开始,这幅画上就有门、屋顶,画面是完整的,只是有些模糊而已,这才是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

  姬老师说:由“流水线化方式”生产的童书,由于一般都先由一个画家出一个黑白线稿,然后将线稿交给一个工作室去上色。在这个过程中,画家和工作室之间可以不沟通、不交流甚至可以不认识。为了快速地大量生产,才可能会有一个统一的模板、为赶进度而出现的低级错误。

  而“创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为了交流。艺术家要向自己的观众或读者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思想和认识。艺术创作归根结底是艺术家有话要说,画家是用他的画笔在说话,一如作家用文字说话;舞蹈家用肢体说话;音乐家用节奏和旋律说话。

  缺乏信息承载的画面VS富有渲染力的色彩

  同样是表现大海,请看这两幅常见儿童读物的插图。绘画作者不是同一个人,上色的也不是同一个工作室,也不是由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出版时间也不相同,但是我们看到这两幅画却非常相似,蓝天、白云、绿树、海浪,都是单调的固有色。其中一幅的中心位置是太阳,另一幅没有太阳,就在同一位置安排了一艘船,仍然是红色的。

  这幅图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名作《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中的一个画面。这幅画描绘了无法继续在剧院工作的奥菲利娅,带着她全部的财产——一只装满从剧院里收集来的影子的皮箱子,到处流浪后,在大海边颓然坐下,感觉自己无路可走的境况。在这幕场景中,大海、沙滩、天空和奥菲莉娅都被渲染成相似的灰褐色,很好地表现了奥菲莉娅当时绝望、阴郁的心情。

  缺乏肌理的不真实VS富有肌理的情感表现

  在这一幅插图里,鲸鱼、大海、天空都是单调的平涂,没有任何的肌理。无论是景色,还是鲸鱼,给人的感觉都是虚假的。

  我们再看《隧道》中的这一幅,隧道的墙壁和地面都有非常细致的肌理效果,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隧道的墙壁非常粗糙,用手触摸它都会刺手?有的画家甚至会用真的石子和沙子直接往画面上贴,以使读者获得更加强烈的感受。 

  什么是肌理呢?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总要利用一些物质材料,这些材料总会在作品表面留下一些痕迹。而材料的物质构成不同,留下的痕迹也不同,比如我们用泥巴捏出一个雕像来,和我们用金属去铸造一个雕像,用石头打造一个雕像,尽管雕像的造型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使用的物质材料不同,其质感肯定是相差悬殊的,这种质感就是肌理。

  没有肌理的画面, 无论在写实还是感受上,这类插图自带的信息都是贫乏的,给人不真实感。而艺术家会利用肌理,也就是材料的表面质感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好的绘本,即便不着一墨,那一笔一画间、一涂一抹间,便尽是情感、尽是言语。这些,都是大批量快速生产的常见儿童书所无法比拟的。

  内容来源:《时尚育儿》杂志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时尚育儿》杂志2017年6月刊

育儿网广播

《时尚育儿》杂志介绍

《时尚育儿》,以“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为编辑特色,提供新手妈妈必需的育儿知识,是国内最时尚、最科学、最互动的育儿杂志。最科学:《时尚育儿》获得了权威的医疗、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向读者提供全面科学的孕产、医护、营养、早教、消费等方面的知识与建议。最互动:围绕读者最关注、最普遍的问题,依托《时尚育儿》官方网站数万会员,无论任何调查、征集,都能迅速得到回应,这使得《时尚育儿》能够给予读者第一手的、最具实战性和可操作性的育儿经验。最时尚:《时尚育儿》积极联络海外妈妈、学者、研究机构,以国际化的前沿视角,提供新锐的育儿知识和国际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