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宝宝心里恐惧

  
  在婴儿期即1周岁以内,如果未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关爱,孩子的内心会有恐惧产生,他们或觉得需求得不到满足,生命有所匮乏,或将无法学会表达的需求。久而久之,孩子便难以用安全信任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当孩子的需要无法满足时,他会怀疑世界的匮乏,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不够”充满恐惧。

  妈妈的关爱让宝宝感觉外面的世界值得信赖,宝宝不会怀疑世界的匮乏,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他充满自信,也完全信任生命的过程。

  原始创伤让她内心充满对“不够”的恐惧

  欣悦总是不知节制:衣服同一式样买好几套,怕过一阵子就没货了,上餐馆每一样菜式都要点,吃撑了也不在乎。此外,她也总是觉得“时间不够”,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非常焦虑。她若有需要,会要求现在、马上、立刻就要得到,也要求别人立刻给予。这样的状态给她带来很多困扰,在朋友的建议下,欣悦走进心理诊室。

  临床诊断: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让她内心充满对匮乏的恐惧

  通过深入沟通得知,因为工作忙碌,欣悦未出满月妈妈就去上班了。每天中午匆匆忙忙赶回来给欣悦喂奶,到了时间,不管孩子吃没吃饱就必须离开。同时孩子的大小便也只能等妈妈回来才能得到清理。

  哺乳期的创伤让她总觉得一切都“不够”

  欣悦受到心理创伤的时间是妈妈哺乳期间,源自于在婴儿期妈妈赶时间的喂食方式,创伤所以发生因其需要不被满足。在哺乳时,小小的欣悦会觉得现在不把握机会多吸几口,妈妈的乳头马上就要被抽走,又将回到那熟悉的“不够”状态。

  很多妈妈认为宝宝只是被动地由人摆弄来满足自我需要。事实并非如此,宝宝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那么宝宝是如何得到满足的呢?他会借着用行动表达需要(如哭泣表示饥饿),借着接受别人所给予的(如吸奶),借着分辨饱足感(如知道自己吸够了而放开乳头)。可以说在哺乳期也为孩子一生是否有能力满足个人需要打下重要基础。

  在这时期如果未得到回应和关爱,孩子的内心会有恐惧产生,极端害怕自己会被抛弃。像欣悦一样,他们总觉得生命有所匮乏,需要得不到满足,自己没人爱,不值得人疼。

  与妈妈是一体的感受,让得不到回应的孩子对外在世界充满怀疑

  此阶段的婴儿尚未发展出自我与外界有所分别的观念,对婴儿来说,我就是母亲,母亲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妈妈的关爱让宝宝感觉外面的世界值得信赖,,饿了有人喂,哭了有人抱,孩子不怀疑世界的匮乏,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他充满自信,也完全信任生命的过程。

  而当孩子的需要无法满足时,而且这种不满足不只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久而久之,孩子不再信任世界的充足,不相信自己会被人疼爱,不相信自己能饱食温暖,不相信这一辈子有充裕的时间做他爱做的事,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这世界的局面,像欣悦一样,对“不够”充满恐惧。

  总感觉被拒绝让她产生负面意念

  因为喂食上和情感上的需要非得靠外界供应,因此被人拒绝或遗弃是婴儿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恐惧。她会产生一种负面意念,认为别人有而我没有,因此理所当然别人应给我;同时认为我是受害者(被剥夺)、我是弱者(无能力),因此是别人欠我的,要人“给”我,而我是不会无条件地“给”出去的。因此,欣悦会不断向外说“我要”,要人照顾,要人给,要人爱,这种种负面意念成为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于是等他们长大,“不够”常成了这一型人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一种特定形象。小时候被拒绝的经验,使得他以为自己不讨人喜欢,只有当我们被人疼爱过,才会觉得自己值得人爱,若不曾被人疼爱,显然是我有问题,就是我这个人一点都不可爱,因此她的自我价值感很低,常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人、没有能力,而且一文不值。他们觉得这个世界的物质是匮乏的。

  如果总是拒绝孩子,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受”和“给”,以及怎么去开口“求”。孩子的内心会对表达自己的需求充满恐惧。

  妈妈响应孩子发出的信息可以使他学会如何有效地沟通,孩子了解到自己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安心地信赖周围的一切。

  妈妈的忽略让他害怕提出要求

  从小到大,志明从不会主动提出要求,他觉得要求什么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所以他总是表现的无欲无求。因为无法开口提加薪的问题,他只好离开了喜欢的工作,跳槽到另一家待遇较好公司做并不喜欢的工作。在家庭里也是如此,他希望妻子能够给自己更多的关心,却无法跟妻子沟通,只能眼看着两人的关系日益淡漠。他觉得提出要求是一种“索取”行为,让他有羞耻感。如果必须要提要求,他会觉得呼吸急促、出虚汗并出现其他躯体症状。

  此外,他很爱“奉献”,即便超出自己的能力也要去帮助别人,在公司他常常加班帮助别人做工作,在家里也包揽一切,但是在小小的满足感之后,他只是觉得空虚和疲惫。

  临床诊断:基本需求得不到回应,让他产生无助和绝望的感受

  经过深入沟通得知,在生志明时由于难产,妈妈的身体非常虚弱,对志明的照顾有限,很多时候志明在一旁哭泣,妈妈只有力气拍拍他、哄他睡觉,或者唤其他人来照顾,不能及时回应他的各种需求。志明感觉被拒绝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不再哭泣,不再努力要东西,这种的无助和绝望感觉始终伴随着他。

  通过不去要求的方式遮盖自己的创伤

  在成长过程中,志明从不主动提出要求,妈妈觉得志明非常懂事与安静。这其实是志明用来遮盖自己的创伤的工具——和欣悦一样,他也觉得什么都不够,既然无法满足自己,所以就试着向外寻求。然而他不懂得如何去要求别人给予,但又觉得必须向外寻求是一件丢脸的事,他不愿承认自己人格中有引以为耻的部分,因此千方百计去掩盖自己对别人有所需求这一事实。对外在的世界他往往摆出:“我不需要你。我不会去要求。”的状态。

  志明否认自己有需要,对外在的世界塑造一副无所求的面具,但私底下又会释放一种讯息:“我不主动要求,但你们要懂得给我,照顾我。”如果得不到回应,他会选择逃避,如采取离开喜欢的工作岗位,不与妻子说话等方式。

  爱奉献也是一种防御的方式

  志明从未满足自己现在拥有的,也没有良好的榜样教会他如何“受”和“给”,以及怎么去开口“求”。他只是感觉被抛弃、被拒绝的经验在重复发生。 这让他更进一步发展相反的防御,比如说他把这种渴望有人养育、有人照顾的心态,转换成去养育别人、照顾别人,但潜意识里总要求回报。如志明很爱付出,很能奉献牺牲,因为透过服务他人,他本身想要被人需要的需求因而得到暂时的满足。

  然而,他通常不自觉肩头负担过重,也不自觉付出过多的心力已远远超过自己的能力,因此很快就枯竭,在生理、 心理上迟早会出问题。因为只要称得上“牺牲”就要付出代价,付出代价自然心有不甘而要求回报,而要求回报的爱过不久便会干枯,这种爱心是为了“得”才“给”,得到的自然不会多(且大多时候被人拒绝),由于不断地付出而导致快速精疲力竭,内心越来越空虚,越空虚就越向外求,永不得满足,形成恶性循环。

  育儿建议: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爱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父母经常地向自己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爱。这种对爱的安全感一旦确立,终生不会动摇,孩子也不会需要父母时刻在自己身边才能够感觉到爱。

  响应宝宝发出的“信号” 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

  父母对孩子的如哭泣等需求信息置之不理将破坏孩子和父母间的信赖关系,而这种信赖是教养孩子不可或缺的,因为一个被信赖的孩子才能学会信赖他人。妈妈响应孩子的各种需求并不会宠坏他们,而响应孩子发出的信息可以使他学会如何有效地沟通,孩子了解到自己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安心地信赖周围的一切。即使有时宝宝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但妈妈的回应至少令他知道自己没有被人忽视。

  珍珍不到1岁的时候,妈妈在陪伴珍珍时,会将所需的东西张罗好,放在身边拿得到的地方,然后好好地坐着喂奶。她会准备一大杯水、一本好书,把电话放在手边,这样她就可以很及时地回应珍珍的需求。她说:“珍珍啼哭皱眉的的时候,我会立刻回应,在她稍大时反而会哭得较少。”

  在情感上 满足孩子的一切成长需要

  一个孩子只有在他所有成长的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很多妈妈把孩子对自己的需要简单地理解为物质方面的需求:吃饭、穿衣、玩具等等,认为只要自己向孩子提供了丰盛的物质环境,孩子就没有理由抱怨,而是应该按照自己的期待去生长。她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对自己最大的需求,是情感上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这些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一切听从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花费应有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满足孩子对自己的依赖需要。

  贝贝非常“粘人”。妈妈一回家,就被孩子独占了,吃喝拉撒睡,都要妈妈陪。妈妈想休息一下,做点儿自己得事情,非常困难。这样的情况下,贝贝妈妈会觉得不耐烦,希望其他人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分散走。其实贝贝是在很清楚地向妈妈发出信号:“妈妈,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他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弥补白天不能和妈妈在一起的缺憾。他是在向妈妈表示爱,也是在要求妈妈证实她对自己的母爱。这种对母爱的需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妈妈一定要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这部分情感需要,否则给孩子的终生幸福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阴影。

  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的需求感到不耐烦,不会首先想到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妨碍,而是平静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检讨一下自己最近以来是不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够质量,进而努力满足孩子地需求。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陪孩子。一旦孩子得到了满足会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育儿网广播

《心理育儿》杂志介绍

针对0-6岁儿童成长中的各类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给出专业见解与指导;从中医学的角度关注宝宝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医理论对孩子进行日常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