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管理员:幼儿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何谓幼儿园小小管理员

  “管理员”管理员既对一定事物进行管理的人员。这个词在本文中是一种职务的代名词,而这种职务相当于小学生的班长、小组长之类的职务,有负责某部分工作及管理违反者的一种职务。

  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一些社会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长久以来,幼儿教育都是以教育的利他性来裁判幼儿行为,而忽略了让幼儿自己去体验规则的公正与互惠,使幼儿以为规则总是利于别人的,于是他总是会用规则来要求别人,没有遵守规则与为人服务的自觉性。实行幼儿园小小管理员制度,可改变这种现象,并利用幼儿的辨别、分析、思考、探索、模仿的能力,让幼儿了解管理员的职责与任务,体验管理与被管理过程中摆脱依赖、得以自主的满足与乐趣。小小管理模式的能让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更有序、安全,使得幼儿的互督、自律的守规则行为明显提高。

  小小管理员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后,完全可以将幼儿教师从一些事务性的班级管理工作解放出来,从事其他教育教研工作。

  二、幼儿自主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居多,这些孩子在集体中的交往能力往往较弱,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很强,不懂得与人相处。其次,这些孩子从小被大人包围,他们每天被“不可以这样”、“你要这样”等等指令围绕,往往没有了“自我改变、自我调整、自我战胜”,孩子自律性差,老师不得不一天到晚的批评、教育,不利于双方的融洽相处。再次,孩子升上来小学后,老师为了让学生自主管理都会请很多班干部,却又要花很长时间去培养这些班干部,结果却也不尽人意,班干部往往都是看管“羊群”的“狼”。

  而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管理模式,它是通过自我管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把教师的要求逐步转化为学生自我需求。从“你要怎样做”到“我要怎样做”,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形成“自主”,从“自主”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习惯。这一点很好的诠释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这样的教育理念。这种管理模式在小学运用的比较多也比较好,但是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往往在课堂中比较注意“以生为本”,但在生活中还是觉得孩子小,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与督促。孩子任何时候都要在教师的监控下,这样才安全。

  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新《纲要》社会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幼儿园的孩子也能成为真正的小主人,幼儿园孩子的规则意识、有序意识、参与意识比起小学生更容易形成,从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幼儿才会逐步产生主体意识。如果能充分调动孩子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将会对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

  三、实施小小管理员管理的途径与策略

  (一)创设细致入微的环境,培养自主管理的规则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必须从培养规则意识开始。

  1、在地板上贴标记,让标记告诉幼儿往哪个方向走,在哪个位置等待,凳子应该放到哪个位子等。孩子去排队拿饭拿汤时会顺着标记方向走,避免了回头走会碰到其他孩子。作标记时可以用颜色区分男女,用红色及绿色区分安全与危险等。这样会让孩子在有序的环境里养成规则意识,更加保障了幼儿的安全。

  2、用图片提醒幼儿“我该怎样做”,如在放鞋的地方,贴一张整齐放好鞋的图片。在水龙头的地方贴上提醒幼儿关水龙头的图片,在垃圾桶的地方贴上垃圾入桶的标记。这些标记可以用孩子自己的画来体现,也可以用简笔画来体现,甚至可以用相片等形式,能让孩子看懂就行。

  3、让每个物品都有一个“家”。活动室里的玩具、学具多种多样,要做到按规律摆放,让孩子自主收拾、整理物品,老师就要做大量的工作。让所有物品都有自己的标签和位置,为物品及摆放点上都配上相应的标记,孩子们就很容易为这些物品找到自己的“家”。标记应该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可以用实物照片或图片、图形、颜色等作为标记;中大班的孩子可以使用文字及幼儿自己设计的标记。

  4、制定班级公约。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公约及进区规则,尤其是中大班幼儿,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不喜欢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这时,老师就应该成为一个观察者、协助者、引导者,鼓励幼儿自己讨论、尝试,自己建立大家都认可的班级公约。如在教室里要轻声说话,如果有人音量太大,其他人就做手势提醒他;小椅子要轻拿轻放;吃饭时要保持安静,吃干净碗里的饭菜,不掉饭粒,咽下了饭菜才能离开位置;不小心碰到别人要真诚地道歉;要爱惜图书,如果发现书坏了,主动把它修好等等。这些公约也同样可以用文字及图画的形式表示,务必让孩子看得懂、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二)实行“管理员”轮换制度,增强自主管理的主人意识

  自主管理,让幼儿成为真正的小主人,必须使幼儿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为了能调动每个幼儿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又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相同的机会、公平的机会,我们建议职位要轮流担任。在中小班,幼儿喜欢模仿老师,喜欢做小老师,我们就可以让孩子轮流担任小老师、小班长、羊村村长等职务,但因为孩子能力不同我们很难做到人人参与,但到了大班级,孩子们通过前两年的积累,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我们就可以设置多几个职位,如“学习管理员、体育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午睡管理员、进餐管理员”等职位。这样既做到责权分明,又避免重复管理、管理混乱,另外还要避免一人独大的现象。如果以一个班30名幼儿计算,可以将全班幼儿分为6组在不同时间担任不同职位,而我们每学期都有18周左右,这样每组管理员就能担任此项管理员3周。这样既让每个孩子都参与了的同时,也避免了幼儿还不会管理就又得换人了,使得幼儿在担任该项管理员时的执行任务的质量得以保障。

  在试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能让一个孩子担任一个职务太长时间,这样会让孩子习惯管别人,太过张扬,变成“一只看管羊群的狼”。但是要培养一名合格管理员并不十分容易,所以我们可以将操作难度较大的“学习管理员、体育管理员”让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担任,而能力相对弱些的孩子担任“卫生管理员、午睡管理员、进餐管理员”这些职务。另外,为了避免每次幼儿上任都要麻烦老师教,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下一任的管理员必须提前跟岗学习,我们可以叫他们“实习管理员”,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将会对他们顺利接管工作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老师工作轻松了,孩子也锻炼了胆量。

  (三)加强“管理员”管理指导,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水平

  幼儿园小小管理员就像是个角色的扮演,他们的职责内容提醒督促的程度大于管理,通过相互间的提醒,让个别自控能力较弱的孩子在这种情境中得以督促。刚开始的第一批管理员,因为是后面其他幼儿的模仿对象,所以特别重要,这时老师可以先选或先让孩子们推选能力较强的幼儿担任管理员,老师也要细致地教,那么就必须告诉管理员他的职责具体是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这时我们可以和幼儿们一起制定出各个管理员的职责,如学习管理员的职责是:要在课间活动时和体育委员一起管理孩子上厕喝水;早餐后课前活动时,组织孩子看书或复习学习内容、玩玩具等;还有帮老师到办公室或其他班领东西或借教具等等。而体育委员的职责是:晨运、早操及户外活动时负责收队,清点人数,收器械;和学习委员一起管理孩子上厕所、喝水等。卫生管理员的职责是:早上回园,协助老师放杯、放碗和装好盐水。课间活动时督促其他孩子是否有正确洗手、洗得干不干净、有没甩手和擦手等;放学前检查幼儿着装。进餐管理员的职责是:组织孩子排队领餐,介绍餐点,餐后检查孩子进餐卫生情况、是否有擦嘴、收拾餐具、摆放好椅子、协助老师送碗去厨房等。午睡管理员是:睡前组织孩子散步、安静进入睡室;提醒其他幼儿安静午睡;起床时提醒同伴自己折叠好被子、放好拖鞋等。

  另外老师还要教这些幼儿一些管理技巧,比如:如何评价幼儿;有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可以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幼儿排队等候时,我们可以组织小朋友唱唱歌或数数等。

  最后,老师还要给空间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老师要有意识的让孩子想办法自己解决,教师多说:“你觉得怎么办?”,或者教会孩子一些解决纷争的办法,如:猜拳决定等。

  (四)坚持正面激励导向,激发自主管理的热情与兴趣

  面对幼小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表现,要经常及时地在大家面前表扬,让孩子们在表扬声中模仿受表扬孩子的表现,这样,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自主管理就将更主动。

  首先,我们可以为每个职位制作一个牌,可以挂在衣服上,这能让孩子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

  其次,为了让孩子对于做管理员有积极的愿望,每3周老师会和孩子一起根据孩子本周内表现评出下轮的管理员,在挂牌仪式上给他们挂上牌,使幼儿觉得担任这个职位是得到鼓励与肯定的体现。

  再次,我们还可以让孩子用自荐的方式推选自己担任某个职位。为了让孩子了解这种自荐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绘本《我选我自己》来让孩子了解,我们可以自己向别人展现自己的长处及愿望,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幼儿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

  结语:

  实现班级幼儿的自主管理,就是使每一个幼儿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让孩子通过管理别人清楚的知道“你要怎样做”,再而转化到“我要怎样做”这样的自主管理意识。激发幼儿内心的自主管理意识,将教师的要求逐步转化为自然行为,最终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育儿网广播

《吾儿教育》杂志介绍

本杂志集合了中国幼儿在线的精华,风格幽默诙谐,内容益智健康,特别适合家长、老师与孩子共同阅读。